日本《朝日新聞》7月27日文章,原題:兒童體育擺脫“勝利至上主義” 孩子們的暑假開始了。在做好防暑的同時,這也是享受體育和課外活動、不斷成長的季節。如今,在這些活動的現場,“擺脫勝利至上主義”的轉向已悄然開始。
作爲負責統籌管理以小學生和初中生爲主的青少年體育組織,日本體育協會今年首次制定了面向該年齡段體育賽事的運營指南。該指南以加強交流機會、確保參賽機會、提升體育的誠信和倫理意識三大核心目標爲基礎。具體而言,在交流方面,指南鼓勵設置比賽以外的交流環節,讓運動員之間、隊伍之間能夠建立情誼。在參賽機會方面,該指南要求制定讓所有登記選手都能上場的獨立規則。在誠信和倫理方面,指南提倡設立“公平競賽獎”、對孩子開展相關培訓等。今後,全國性的賽事名稱也將加入“快樂參與”和“節日慶典”等詞彙,凸顯其娛樂性和非功利性質。這一改革將從8月初舉行的日本全國少年軟式棒球賽開始正式實施,隨後擴展至排球、劍道等各類全國比賽,並進一步推廣至由各體育協會和地方政府舉辦的地方性賽事。
改革的核心目的是與“勝利至上主義”徹底決裂。早在2022年,由於擔心這一思想過度滲透,小學階段的全國柔道比賽就已宣佈中止。當時出現了影響健康的過度減重、粗暴語言指導等問題。
勝利至上主義與騷擾行爲之間存在高度關聯。這種理念往往與對集體主義、等級關係的極端尊重、對教練的依附以及知識欠缺等因素相互交織,助長了不正當行爲。在某些場合,大人自身的滿足感甚至取代了比賽本身的教育意義。
2023年度,日本體育協會共收到536起騷擾相關諮詢,創歷史新高。其中約四成爲受到辱罵,加上涉及毆打、投擲球具等暴力行爲,合計佔比超過五成。而更令人擔憂的是,半數受害者是小學生。考慮到小學生往往難以主動發聲,這可能僅是冰山一角。即便把教練的熱情因素考慮在內,這一現實依然令人擔憂。
要真正保護孩子的體育成長,教練與家長的意識改革至關重要。圍繞賽事運作展開的改革促使相關人士集思廣益、合作共擔,其意義重大。我們應當將這場屬於孩子們的“節日”,真正還給孩子自己。(朱迪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