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俄羅斯特派記者 肖新新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李致】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美國常駐北約代表馬修·惠特克2日表示,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將於本週末抵達莫斯科,並稱“我希望他能取得突破”,後者“或許會取得一些成果”。他稱,總統特朗普已非常明確地表示,俄烏衝突“不會在戰場上結束,最終必須通過談判來完成”。
惠特克1日接受美媒“Newsmax”採訪時稱,特朗普8月8日後對俄徵收的“毀滅性關稅和制裁”,將使俄“不再有朋友和貿易伙伴”,俄“資助戰爭的能力也將終結”。
烏《基輔郵報》2日稱,據兩名消息人士透露,美國烏克蘭事務特使凱洛格或將在未來幾天訪烏。此訪正值特朗普設定的俄同烏達成協議的最後期限8月8日臨近之際,並同威特科夫將訪俄的時機重合。消息人士稱,威特科夫此行“是俄方近日提出的”,特朗普最初持懷疑態度,但最終還是獲得批准。特朗普告訴顧問,他認爲此訪“毫無意義”。
據俄公共電視臺網站3日報道,不排除威特科夫此行或向俄闡明特朗普“最後通牒”具體含義的可能性。若在解決俄烏衝突方面無法取得進展,威特科夫或告知俄8日之後最終等待俄方的是什麼。報道稱,與美國討論烏克蘭危機是沒有用的,因爲後者沒有什麼可向俄方提供。俄總統普京1日表示,俄烏談判是必要且重要的,需要通過對話來和平解決問題,“重要的是消除引發當前危機的根源”。報道認爲,美國或無法期望對俄施加真正的壓力,因爲“象徵性的媒體敘事”對特朗普來說更爲重要,後者並未放棄與俄達成協議的希望。
俄“bfm.ru”新聞網3日稱,威特科夫此訪若成行,將是今年以來第五次訪俄,最近一次是4月底,此後俄烏進行了三輪直接談判。特朗普最近一次與普京通話是在7月初,之後前者認爲未取得任何進展,並於近期向俄發出“最後通牒”。普京1日表示,“所有的失望都源於過高的期望”。爲和平解決烏克蘭問題,有必要進行細緻冷靜的對話。報道稱,特朗普威脅的制裁和關稅或無法取得真正效果,俄貿易伙伴不會貿然停止購買俄石油。針對美國要求巴西停止進口俄石油,巴西總統首席特別顧問阿莫林2日稱,巴西“在任何情況下都反對經濟制裁,除非制裁獲得聯合國安理會授權”。巴西不會爲達成關稅協議而接受美國對其能源政策附加條件,反對將經濟手段用於地緣政治目的。
烏總統澤連斯基3日在社交媒體上稱,他當天同烏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祕書烏梅羅夫、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討論了烏俄談判進程,即落實與俄方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談判中達成的共識以及“籌備新一輪談判”。澤連斯基稱,烏梅羅夫彙報了同俄方代表的溝通情況。關鍵議題之一是繼續交換戰俘,雙方已達成共識,將交換1200名戰俘,人員名單擬定工作正在進行。
當前,俄烏前線戰事依舊持續。烏“國家網”3日稱,在俄軍無人機和地面攻勢下,烏軍士兵已疲憊不堪且無法進行輪換。俄軍正適應戰爭並在關鍵領域建立優勢。烏國防愈加不堪重負,烏軍在俄軍數量和資源優勢面前承受巨大壓力,局勢正在惡化。俄軍7月在烏推進速度創下全年新高,推進約564平方公里,比6月增加約8平方公里。
烏軍總司令瑟爾斯基2日晚稱,波克羅夫斯克、新帕夫利夫卡等方向形勢嚴峻。俄軍正強力攻佔烏關鍵據點,並在多個方向同時開展主動作戰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