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精準分型新模型問世

科技日報訊 (記者俞慧友 通訊員胡婧宜)7月10日,記者從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獲悉,該院教授周智廣、肖揚團隊,聯合英國埃克塞特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的科研團隊,開發出了適用於中國人羣糖尿病分型診斷的1型糖尿病遺傳風險評分模型(C-GRS),爲糖尿病精準診斷和個體化治療提供了新工具。該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國際期刊《糖尿病學》。

糖尿病是一種血糖水平升高的慢性代謝性疾病,主要分爲1型和2型兩種類型。1型糖尿病主要由自身免疫反應引發,患者體內胰島素絕對缺乏,需終身依賴外源胰島素注射治療。2型糖尿病主要病因則是胰島素抵抗或分泌不足,有近半短病程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能通過治療得到有效緩解。

一般來說,糖尿病的分型常依賴患者的發病年齡、體質指數(BMI)等臨牀特徵進行判斷。但研究發現,中國1型糖尿病患者中約有三分之二爲成人發病,其中不少存在起病緩慢、體重超重等非典型表現。而且隨着肥胖羣體增加,以及越來越多的兒童青少年患上2型糖尿病,這一分型方法逐漸失靈。此外,研究團隊還發現,約四分之一的新發1型糖尿病患者在起病早期並不攜帶可檢測的胰島自身抗體,進一步增加了分型診斷的難度。因此,亟待開發新的、更加科學的糖尿病分型診斷模型。

團隊基於超2000例1型糖尿病患者、10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00例健康人羣的基因組數據,構建了C-GRS。

目前,該評分模型已在香港超過2萬例糖尿病患者中完成驗證。後續,科研人員還將在全國80餘家三甲醫院招募3000名新診斷患者,開展多中心臨牀研究,進一步評估其在臨牀實踐中的應用價值。初步數據顯示,C-GRS可在每100名患者中多識別出20至40位1型糖尿病個體。未來,這項技術還有望識別可能發展爲1型糖尿病的高風險人羣並預測其風險程度。另悉,科研團隊還計劃將該工具與環境因素變量相結合構建效能更完美的綜合預測分型模型,進一步爲我國糖尿病精準診療提供有力支撐。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