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王春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楊帆研究員牽頭成功研製了國際首臺高時空分辨受激布里淵顯微鏡,該系統在保持優異成像質量和高頻譜特異性的前提下,將成像速度提升兩個數量級,首次在國際上實現了亞毫秒時間分辨與亞微米空間分辨的三維力學成像,爲生命科學中的力學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7月15日,據國家醫保局消息,第十一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工作日前啓動,經過三階段篩選,55個品種納入第十一批集採報量範圍。國家醫保局相關司負責人介紹,第十一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工作,目前已完成擬採購品種遴選,即將開展醫療機構報量工作。採購規則總體將堅持“穩臨牀、保質量、防圍標、反內卷”...
據日本廣播電視臺(NHK)網站7月15日報道,今年以來,日本國內百日咳流行態勢仍在持續。日本國立健康危機管理研究機構報告稱,本月以6日爲截止的第一週,日本全國各醫療機構報告的百日咳新增病例達3578例,比上週新增數再增225例,創下自2018年採用當前的統計方法以來的歷史新高,同時也是連續...
◎本報記者陳曦通訊員趙暉近日,天津大學科研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太赫茲光聲系統,該系統首次實現無須抽血或標記即可實時監測活體小鼠血鈉水平,人體實驗也證實了其臨牀應用潛力。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期刊《光學》上。動態觀測血鈉濃度變化尤爲重要“鈉離子是人體最重要的電解質之一,它參與調節水電解質平衡...
科技日報訊(記者俞慧友通訊員胡婧宜)7月10日,記者從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獲悉,該院教授周智廣、肖揚團隊,聯合英國埃克塞特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的科研團隊,開發出了適用於中國人羣糖尿病分型診斷的1型糖尿病遺傳風險評分模型(C-GRS),爲糖尿病精準診斷和個體化治療提供了新工具。該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國際期...
◎盧力媛本報記者王春想要破解大腦的奧祕,困難重重。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靈長類動物的腦部結構、開發靶向新工具,正逐步破譯神經信號“摩斯密碼”,構建靈長類“大腦地圖”。人腦屏狀核,是一個被稱爲“大腦指揮中心”的區域,一直是神經科學領域最爲神祕和引人關注的研究對象之一。近日,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
編者按我國科學家在破解大腦奧祕的征程上邁出了新步伐。近日,由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等30多家科研機構共同完成的10項腦圖譜研究成果,以專題論文集形式發表於《細胞》等國際期刊。怎樣繪製高精度“大腦地圖”?大腦中信息如何傳輸?腦疾病精準診療的新突破口在哪兒?本報推出特別策劃,...
◎本報記者張佳欣人工智能(AI)正悄然改寫人們對生命長度與記憶邊界的認知。在現實世界,AI被用於開發抗衰老療法、模擬細胞重編程;而在數字世界,它讓逝者的聲音與影像得以“留存”,甚至能構建持續互動的“數字替身”。當AI能夠“延長生命”“留住回憶”,人們將面對一個全新問題:什麼纔是生命的終點...
一種創新微芯片技術爲探究抗體與病毒之間的交手提供了“高清慢放鏡頭”,只需要一滴血,科研人員就能識別出抗體蛋白和病毒的交鋒情況,而且在一個半小時內就能完成分析,迅速判斷抗體的有效性,找到抗體和病毒的結合點,掀起一場和病毒之間的“閃電戰”。這種方法還可以連續監測個體免疫反應。總之,更少量的樣...
◎本報記者付麗麗近期,高溫天氣“愈演愈烈”。自7月初以來,一場範圍廣、強度大、持續時間長的高溫熱浪強勢籠罩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黃淮、江淮、江漢、江南等地高溫日數普遍達到5—8天,部分地區甚至持續9—12天。數據顯示,截至7月13日,黃淮東部、江淮、江漢東部、湖南北部、貴州東部、陝西關中以及吉林...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7月9日報道,日本“熊貓之城”白濱的4只大熊貓租約到期,6月27日,日本民衆在當地舉行了歡送活動,告別將被召回中國的大熊貓。白濱鎮是位於日本和歌山縣南部的一座小城,僅有2萬人口,是日本的一處度假勝地。位於該地的動物園“冒險世界”自1994年起和中國合作開展大熊貓...
“如果長期照護師的職業資格證‘含金量’高了,當然要考這個證。”近日,山西金柺杖養老服務有限公司護理員郭璞巖告訴《工人日報》記者。從護理學校畢業後,郭璞巖回到家鄉,在山西清徐縣的這家養老機構工作了5年多,“我們9個人長期照護的60多名老人,大多是半自理老人和失能老人。”爲了做好工作,她先後...
原標題:加強高溫勞動保護,鄂、陝、青省總工會發出勞動法律監督提示函——高溫天氣須停工縮時高溫津貼應足額髮放本報訊(記者張翀通訊員梁爽)7月3日,湖北省總工會發布《關於做好高溫天氣勞動保護工作的勞動法律監督提示函》,以切實維護廣大職工的健康權益,降低高溫作業和高溫天氣作業對勞動者身體健康的...
中國天氣網訊未來三天(7月14日至16日),我國高溫繼續增多、增強,明後天高溫將達近期鼎盛,勢力範圍從華北直抵華南,河南等局地或打破同期最高溫紀錄,需注意防暑。同時,南方降雨繼續減少、減弱,北方的東北、華北等地多陣雨或雷雨天氣。我國高溫範圍和強度將達近期鼎盛河南等地成爲高溫核心區域昨天,我...
進入七月暑熱難耐,吹風扇和開空調的健康之爭“再現江湖”。有人認爲整晚開着空調睡覺可能會得“空調病”,所以夜裏吹風扇睡覺比開空調更健康。其實不然,所謂的自然風也並不代表一定健康,氣溫超過人體適應溫度、溼度時,要果斷開空調……最新一期“科學”流言榜揭曉,網羅近期熱門的健康流言,快來看看你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