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至21日,第五屆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在重慶國博中心舉辦;2023陸海新通道國際合作論壇同步舉行,推動國際經貿合作走深走實,與會期間招商引資成果斐然。第五屆西洽會與會期間,40個國家和地區、國內29個省(區、市)、2個特別行政區的九百多家企業相聚重慶,招商引資成果豐碩,集中籤約重大項目88個,合同投資超2907億元(數據來源新華社)。
大量新項目的簽約與推進,預示着未來重慶將大量釋放商務辦公需求。
陸海國際中心爲載體
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加碼
自2020年12月起,重慶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辦公室與陸海國際中心達成了戰略合作,依託政企合作機制,以陸海國際中心爲載體,共建“陸海新通道物流總部基地”。
陸海國際中心位於重慶市化龍橋片區,是重慶市市級重大工程項目、重慶國際商務區的核心載體標誌性項目,總體建築面積約50萬平方米,物業類型涵蓋辦公、商場、酒店,屬城市級的商業地標綜合體。
其毗鄰的寫字樓陸海國際中心181,是與重慶第一高樓陸海國際中心458相鄰、主塔樓關係的辦公樓項目。兩棟大樓相輔相成,組成的陸海國際中心整體在化龍橋片區就承載着大量國際商務辦公需求的重任。
作爲陸海新通道物流總部基地的載體內辦公樓,是外資外企、高端商務和國際招商引資項目的首選辦公區域。除了辦公與酒店的配套職責,還力求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輔助重慶(化龍橋)國際商務區大力發展金融、物流、會展、商貿、文旅等產業,深化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
城市新地標騰飛
陸海國際中心迎商業兌現元年
2021年,重慶市政府發佈《重慶市金融改革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披露了未來重慶建設金融中心的目標及爭取設立國際商業銀行等一系列重要舉措。其中明確,到2025年,內陸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格局基本成型。
重慶(化龍橋)國際商務片區目前是重慶市唯一授牌的涉外商貿區和專業法律服務集聚示範區,擁有高端商務商業載體約110萬平方米,企業數量超過3100家,其中,世界500強20家、上市企業19家、外資企業66家,稅收億元樓宇2棟,重點企業實現營收逾500億元(數據源渝都商訊),已形成以專業服務、商貿物流、科創服務、金融服務爲主的產業集羣。
超甲級辦公陸海國際中心181的落地,伴隨區域內的五星酒店、地標級購物中心、城市觀光層4大的業態規劃逐步兌現。不僅具備極高的經濟價值,毗鄰重慶第一高樓更有城市地標屬性,其周邊完整的高端商業配套、便捷的三重軌道交通,都將它打造成了國際化的重慶名片。
多重利好疊加
陸海國際中心深受高端市場青睞
目前,陸海國際中心181已經陸續引進了機械租賃、互聯網+、企業服務、律所等優質企業,開盤不到3個月,去化面積約13300平米,形成以專業服務、商貿物流、科創服務、金融服務爲主體的產業集羣發展。
依託世界 500 強跨界資源整合和規模磁聚效應使價值提升;與世界500強毗鄰,形成不可複製的“圈層價值”,陸海國際中心181越來越受到高端市場的青睞。
陸海國際中心181將攜手區域打造重慶國際商務區的核心載體和城市名片,未來將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推進、重慶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