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地時間線拉長,廣州新一輪土拍模式再優化

央廣網北京6月13日消息 在市場各方的高度關注下,6月13日至30日,廣州將迎來新一輪的涉宅用地競拍。

根據自然資源部“擬出讓地塊清單公佈制度”的出讓要求,廣州今年先後於2月10日和5月6日公佈了兩批擬供商品住宅用地項目清單。有別於往年的集中供地模式,今年每一批擬供清單對應的地塊都分別將在3個月內陸續發佈出讓公告,有序組織出讓。

廣州市房協人士指出,供地時間線的拉長,使得房企對擬出讓地塊的選擇更加靈活,競價準備也更加充分。

供地模式再優化,更好地適應市場環境

集中供地政策始於2021年2月,當時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以及南京、杭州、廈門等18個二線城市率先實施,通過“兩集中”,即集中發佈出讓公告、集中組織出讓活動,進行住宅用地拍賣,且原則上發佈出讓公告全年不得超過3次。

政策出臺的初衷,是爲了給房地產降溫。住宅用地的集中出讓,從保障供應、提高信息透明度兩大方面,讓房企有了更多選擇,從而避免高價地的出現,起到穩定地價的作用。

但這一政策對房企資金要求極高,數十宗地需在一至兩天內完成出讓,房企前期要繳納高額保證金。

市場是動態變化的。隨着近一兩年房地產行業進入深度調整,大部分房企出現資金流緊張的情況,“兩集中”的供地模式,也迎來與時俱進的優化。

2022年,包括廣州在內的多個重點城市將集中供地次數調整爲4次。進入2023年,調整就更加明顯了。

以廣州爲例,今年首輪土拍採取的是8宗涉宅用地分批出讓,時間跨度爲一個月。最終的結果是,8宗涉宅用地,7宗成交,1宗因故終止出讓。在成交的7宗涉宅用地中,3宗底價成交,4宗進入搖號,溢價率15%。

縱觀近兩年集中土拍,這次涉宅用地成交率是最高的,爲100%。

(廣州近兩年供地情況一覽涉宅用地,廣州市房協供圖,央廣網發)

知情人士透露,“擬出讓地塊清單公佈制度”的建立,並不是要取消集中供地制度,而是優化完善集中供地政策,更好地發揮充分公開披露信息對於穩定和引導市場預期的積極作用,更好地適應當下房地產市場環境,給市場主體充足的時間預期預判,通過合理分散地塊出讓節點,減輕房企前期資金壓力,讓房企更從容地融資和調研,從而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

5月以來,在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站掛牌的涉宅地塊,大部分繳納保證金的截止時間是競拍的前一天,而首輪土拍是競拍的前三天。

相關人士分析,這意味着,房企可以有更多時間籌集資金去競拍心儀地塊,即使在這宗地塊失利,也可迅速將保證金投入到另一宗地塊中,從而獲得競拍資格。總體而言,廣州目前的土拍模式更爲靈活,對房企更加友好,因此出現流拍情況的幾率也將大大降低,對整個行業起到一定的振奮作用。

地塊少而精,房企風險相對可控

具體來看,將於6月13日至6月30日期間競價出讓的涉宅用地共有10宗(原本是13宗,其中黃埔區開創大道與廣深高速連接處YP-P-3地塊的競價時間調整至7月10日,白雲區廣州設計之都三期AB2603065地塊的競價時間調整至7月13日,增城區新塘鎮廣園快速路南側18101226A23035號地塊因故終止出讓),分佈在天河、荔灣、番禺、南沙、花都和從化6個區,總建面超71.5萬㎡,總起拍價超108億元。

(2023年5月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站掛牌涉宅用地一覽,廣州市房協供圖,央廣網發)

比如天河區員村一橫路AT080523地塊,起拍樓面價4.98萬元/㎡,還沒拍賣就已經能擠進廣州樓面價TOP7,如能觸達封頂樓面價,則能登上廣州樓面價TOP2,僅次於廣州城投拿下的越秀南路地塊。

地塊位於珠江新城以東區域,板塊在近十幾年的公開招拍掛市場,都沒有宅地供應了,地塊的出現,引來不少房企關注。值得一提的是,地塊佔地面積僅1.4萬㎡,計容建面3.8萬㎡,體量不大,對於房企來說風險相對可控。

(天河區員村一橫路AT080523地塊航拍圖,廣州市房協供圖,央廣網發)

荔灣區也有3宗涉宅用地出讓,其中蕙蘭苑、紫蘭苑地塊爲萬科廣信資產包中的一部分,此前評估總價近33億元。兩宗地位於荔灣區浣花路以南、花地大道南以西,靠近廣州地鐵1號線坑口站,交通和生活配套都比較便利。

(蕙蘭苑、紫蘭苑地塊航拍圖,廣州市房協供圖,央廣網發)

而位於陳家祠板塊的荔灣區小梅大街7號AL011408地塊,區位條件更加優越,不僅有地鐵1、8號線交匯,還毗鄰上下九、西門口商圈等,屬於少見的老城宅地,因此地塊起拍樓面價高達3.6萬元/㎡,僅次於天河員村一橫路AT080523地塊的4.98萬元/㎡。

(荔灣區小梅大街7號AL011408地塊航拍圖,廣州市房協供圖,央廣網發)

今年首輪土拍中大出風頭的番禺區,在6月這一輪土拍中,番禺區東環街市橋貨運站BC0509004地塊,處在番禺大道北和迎星中路交匯處,毗鄰萬博板塊。地塊佔地面積6.7萬㎡,計容建面近10萬㎡,起拍總價接近15億元,折算樓面價1.5萬元/㎡。

在首輪土拍中,位於長隆-萬博板塊的漢溪大道北側BA0902125地塊、BA0902011地塊,分別經歷56輪和55輪競價“觸頂”進入搖號階段,後均被華潤+長隆(聯合體)取得。相關人士透露,這宗能眺望到萬博CBD的東環街市橋貨運站地塊,相信也能憑藉萬博熱度再火一把。

(番禺區東環街市橋貨運站BC0509004地塊航拍圖,廣州市房協供圖,央廣網發)

至於番禺區大龍街番禺客運站北側地塊,則屬於回爐地,曾在去年最後一次集中供地流拍,今年再次出讓,條件並無變化。同樣是回爐地的白雲嘉禾望崗東北側地塊在5月26日成功出讓,最後還觸頂搖號,相信能給到番禺客運站北側地塊莫大信心。

而番禺區大龍街番禺大道以西BC0613006地塊,是番禺本輪出讓的三宗地塊中起拍樓面價最高的,超2萬元/㎡。相關人士分析,地塊位於番禺廣場板塊,生活配套成熟,居住氛圍濃厚,極有可能成爲本次番禺土拍的黑馬。

(番禺區大龍街番禺大道以西BC0613006地塊實拍圖,廣州房協供圖,央廣網發)

行業信心重振,新一輪土拍增添期待

據克而瑞數據,5月全國土地市場成交規模仍在低位,主要受各地繼續採取“少而精”的供地模式影響。實際上,5月大多數城市土拍熱度都不低,比如北京兩宗地塊搖號成交,杭州地塊全被民企拿下,重點城市地塊整體溢價率維持在6.5%的較高水平等。

業內人士分析,市場信心得以重振,除了土拍模式逐漸優化外,銷售端政策的放鬆,也是一方面。

自2023年以來,杭州、合肥、長沙、廈門等14個城市已對限購政策進行放寬,包括調整首付款比例、調整公積金政策等,實行“一區一策”。

受此影響,二三線城市5月新房成交降幅與4月相比呈放緩趨勢,成都更是單月成交破200萬㎡。

業內人士表示,就當前來看,房地產市場正以平穩姿態復甦,在廣州今年首輪土拍中,已經有廈門國貿、武漢城建、南通亞倫等國企、民企進穗拿地,不再是本地國央企兜底。在此情況下,廣州新一輪土拍也增添更多期待值。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