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賣越多?多城二手房掛牌量不斷攀升

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在今年年初經歷“小陽春”之後,多城二手房成交量又開始出現下跌勢頭。與此同時,二手房掛牌量也在不斷增加。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對全國13個重點城市二手住宅掛牌量的情況進行統計,今年6月初13城二手住宅掛牌量爲199萬套,相比今年年初159萬套增長了25%,說明今年上半年多城的二手房出售意願很強,但由於市場交易遇阻,進而產生了房源激增的問題。從絕對規模看,重慶、成都和上海的二手房掛牌量規模相對大,6月初分別爲22萬、20萬和18萬套。同時,對比年初掛牌規模,今年6月份上海、武漢和西安的增速最大,分別爲82%、72%和40%。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認爲,類似增速說明,二手房供求關係出現了非常重大的變化,即供大於求的矛盾持續凸顯。這也可以解釋爲什麼當前二手房“越賣越多”的現象。與此同時,統計數據還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13城二手住宅去化週期爲10個月,而二季度該指標爲15個月。

以深圳市場爲例,記者在深圳羅湖、福田多個片區走訪時,得到的回覆主要包括部分業主之前一直在猶豫要不要把手上空出的房子拿出來賣,但考慮到目前的樓市調控和市場表現,覺得不想再“等”;或是出於自身經濟因素,套現是現在的一種選擇;也有改善型業主賣房套現,準備置換。

工作在一線的房產中介們,對於二手房市場的感受更爲直觀。福田八卦嶺一位資深房產中介經理告訴記者,今年2月和3月的小陽春行情,雖然價格變化也不算大,但好在成交量大,現在是價格不理想,成交量也不多。深圳市房地產信息平臺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深圳二手住宅成交量爲2788套,環比下降12.66%,連續第二個月環比下降。

廣東住房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宇嘉認爲,剛需和換房積壓的需求釋放完畢以後,後續無論是剛需還是改善型需求的接續能力都較弱。整體來看,購房者的預期還是比較弱,包括對房地產市場前景的預期和自身收入的預期等,這些因素都對購房需求帶來影響,也就導致接續能力沒有辦法釋放出來。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認爲,過去二手房市場實際上處於“不愁賣”階段,因爲當時市場需求總體處於上升階段。而今年上半年則處於“愁賣”階段。這一重大變化或風險需要關注,這也意味着當前二手房市場正悄然從賣方市場轉變爲買方市場。後續對二手房的刺激政策,不應簡單停留在短期政策鬆綁的視角,而要從中長期二手房盤活和可持續發展的視角進行。

有業內人士認爲,只有購房者信心恢復,再配合樓市政策的支持,纔有望真正迴歸正常交易水平。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