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市建築公司2022年回顧及未來展望》報告:​2022年上市建築公司新籤合同額同比增長14.36%

本報記者 杜雨萌

6月27日,安永在京發佈《中國上市建築公司2022年回顧及未來展望》報告(下稱“報告”),涵蓋了截至2023年4月30日已發佈年報的22家上市公司(包括6家A+H股、14家A股及2家H股上市公司)。

報告顯示,自2018年以來建築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始終保持在6.85%以上,2022年達到6.89%,比重有所回升。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實現增加值人民幣83383.1億元,比上年增長5.5%,增速高於國內生產總值2.5個百分點,建築業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地位穩固。

收入增長展現韌性 資產規模維持高增

在“十四五”期間我國建築業大力推進轉型升級的背景下,上市建築公司營業收入增速有所放緩,開始逐步向高質量方向發展。

報告顯示,上市建築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合計79279.31億元,較2021年度增長8.20%。增長率較2021年下降了7.64個百分點。房建工程爲主的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合計28228.70億元,同比增長6.90%,增長率較2021年度下降11.44個百分點。

“雖然增速出現回落,但隨着國家深入推進以人爲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持續優化城鎮化空間佈局和形態,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增強超大城市的全球資源配置、科技創新策源、高端產業引領功能,完善大中城市的宜居宜業功能,使得我國房建市場仍然蘊含着強勁的發展動能和較大發展空間。”安永建造與工程行業主管合夥人沈巖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報告指出,截至2022年末,上市建築公司總資產合計117,067.28億元,同比增長11.36%,受穩增長政策持續加碼影響,增速小幅回升。2022年,上市建築公司總資產週轉率爲0.71。其中,以房建工程爲主及專業工程爲主的上市公司的資產營運效率較高,交通工程爲主的上市公司、水利電力工程爲主的上市公司的總資產週轉率仍有提升空間。

漸向平穩增長過渡 “中特估”助價值重塑

報告認爲,整體建築行業逐步走向存量時代,行業發展從爆發式增長向平穩增長過渡。

2022年,上市建築公司的新籤合同額合計170807.32億元,同比增長14.36%,增速小幅回升。其中,得益於國家“3060”雙碳戰略,新能源和抽水蓄能業務得到快速發展,水利電力工程爲主的上市公司新籤合同額增速遠高於其他子行業,同比增長達到24.53%。並且隨着上游主產業鏈成本不斷下降,水利電力工程爲主的上市公司將積極把握能源轉型與低碳經濟的新機遇,有望實現量利齊升的跨越式發展。

此外,上市建築公司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較2021年度增長166.09%,現金流顯著好轉,經營性活動現金流淨額持續貼近淨利潤水平,盈餘現金保障倍數同比上漲0.49倍。

資本市場方面,上市建築公司的平均市淨率回落至0.87,未來價值重估可期。從細分行業來看,水利電力工程爲主的上市公司和專業工程爲主的上市公司市淨率繼續受到新能源政策紅利釋放的影響,受資本市場追捧,市淨率處於行業較高水平;房建工程爲主的上市公司和交通工程爲主的上市公司目前資產市場估值較低。

在安永大中華區戰略與交易諮詢企業客戶主管合夥人王琰看來,隨着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逐步完善,未來上市建築公司估值或得到投資者的重新審視,長期估值有望抬升。同時,相比民營企業,建築央國企具有資金實力、技術實力優、經營業績穩健等多方面優勢,其在“中特估”及國企改革背景下,有望實現高質量發展。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