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廣深相繼執行“認房不認貸”已經過去約兩個月的時間。在此期間,一線城市樓市政策也發出更多放鬆信號,如北京放鬆二手房指導價限制、深圳調整房貸利率下限、廣州解除對部分區域的限購、上海金山區樓市解除單身限購等。
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認爲,市場需要更強有力的組合政策來重建信心。
各個城市表現不一
根據國家統計局此前發佈的2023年9月份70城房價指數,9月一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由下降0.2%轉爲持平,二手住宅環比上漲0.2%。值得關注的是,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格在連續下降4個月後止跌回升,率先實現觸底回升。從城市層面來看,北京、上海表現較好,新房、二手房價格漲幅雙雙領跑70城。
一線城市中,廣州率先對限購政策進行優化,市場熱度也有所上升。據中指研究院的數據顯示,政策優化疊加房企加快推貨促銷,新房銷售數據在9月下旬出現明顯上升,10月1日-22日,廣州新建住宅成交48.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0.8%。今年第43周(10月16日-10月22日)廣州新建商品住宅成交17.8萬平方米,環比有所下降,但仍處今年6月以來周度較高水平。短期來看,廣州政策效果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而在深圳,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上週深圳二手住宅備案量環比小幅上漲,共計備案768套,環比小幅上漲2.3%。證券時報記者走訪羅湖、福田多個片區,多位房產中介經理表示,最近一個月的成交量與9月基本持平,深圳樓市並沒有在政策調整後濺起“水花”。與此同時,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23日,深圳全市共有57944套有效在售二手房源,在售二手房源數量持續增加並創新高,業主出售意願明顯增強。
買賣雙方都怕“踩空”
記者在走訪時發現,目前,市場深度博弈,買賣雙方都在觀望、反覆和猶豫,也包括對政策調整的期待。“現在市場政策落地的預期仍不明朗,買賣雙方都怕踩空而猶豫不決,這也降低了我們帶看推售的積極性。”有房產中介經理表示。
以深圳市場爲例,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近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對多項樓市“辣招”作出調整,減輕買家購置住宅物業成本。而香港樓市政策的調整,也令深圳購房者期待深圳樓市的其他調控政策何時出臺。
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行業發展部主任周衍江表示,“深房中協開展的消費者調研數據顯示,消費者對房價還有下跌預期,且對自身未來收入存在一定擔憂,擔心未來月供壓力。”
第一太平戴維斯深圳董事總經理吳睿認爲,現在房地產政策是經過若干年不斷調控加碼形成的,是相對複雜且捆綁得很嚴的一個系統,而“認房不認貸”只是在一個點上的放鬆,就像是在五花大綁上解開一個小結,直接效果不會太明顯。“整體來看,認房不認貸的出臺可以一定程度促進剛需和改善性需求的釋放。此外,存量房貸利率下調疊加首付比例的調整,也釋放了越來越強的積極信號,但新政落地還需時間消化,市場信心恢復需要一個過程。政策面拐點已經出現,但市場面拐點有待觀察。不少購房者仍處在觀望狀態,市場需要更強有力的組合政策來重建信心。”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表示,近期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多個利好政策出臺,限購政策持續鬆動。在廣州優化限購、上海優化公積金認房認貸標準以及放鬆部分區域人才限購政策之後,北京、深圳相關政策也有跟進預期。未來北京、深圳有望按照因區、因需施策原則,優化限購政策。
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關榮雪則表示,截至目前,一線城市中已經有廣州、上海兩城對普通商品住宅市場進行了部分限購鬆綁舉措,雖然整體鬆綁力度較小,呈現邊際放鬆態勢,但政策導向較爲明顯,一線城市仍然具備放鬆的空間或可能,加之當前房地產市場情緒仍然較低,復甦依然承壓,一線城市“領頭羊”作用需要繼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