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包晶晶 每經編輯 陳夢妤
4月上海出現了3個“日光盤”。
“我們明天(4月29日)就去認購第二批。”4月28日,買房人張晨通過微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他們認購的浦東新楊思“地王”項目翡雲悅府第一批開盤,由於搖號排名靠後,沒機會選到房子。
得益於今年的“小陽春”,多家頭部房企1~4月繼續保持優勢。
4月30日晚,中指研究院、億翰智庫、克而瑞等多家機構公佈今年1~4月房地產企業銷售業績排行榜。中指研究院統計顯示,前4個月TOP100房企銷售總額爲11198.6億元,同比下降10.2%,降幅較1~3月基本持平。4月單月,百強房企銷售額同比下降16.9%,較3月單月降幅有所擴大。
25家房企累計銷售額超百億元
據中指研究院統計,今年前4月,保利發展累計銷售額876億元,領跑百強;綠城中國和華潤置地累計銷售額分別爲710.2億元和685億元,排在第二和第三位。
分陣營來看,TOP10房企銷售額均值爲542.3億元,較上年下降9.9%;TOP11~30房企銷售額均值爲137.3億元,同比下降12.5%;TOP31~50房企銷售額均值爲69.2億元,同比下降2.5%;TOP51~100房企銷售額均值爲32.9億元,同比下降13.0%。
與此同時,多個陣營企業數量均發生變化。百億元以上陣營企業25家,較去年同期減少3家;第二陣營(50億~100億元)企業27家,較去年同期減少2家;第三陣營(30億~50億元)企業26家,較去年同期減少4家;第四陣營(30億元以下)企業爲22家,較去年同期增加9家。
億翰智庫認爲,截至2025年4月末,除上海、北京、深圳、成都等熱點城市仍存政策餘溫,其他多數城市政策提振效應已基本消散。若想要再調動起樓市情緒,仍需持續出臺有力度的政策。
核心城市成交取決於高端供應
城市分化行情仍然延續。
克而瑞分析指出,一二線核心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等未來成交放量程度主要取決於高端住宅供應,若有區位佳、產品力強的適銷盤入市,短期內市場熱度還將延續;武漢、天津等城市短期內市場有止跌企穩態勢,後續成交有望延續穩中有增的弱復甦走勢;部分弱二線和三四線城市短期內高庫存問題難解,整體去化難言樂觀。
據億翰智庫統計,4月26日,上海市房地產交易中心官網公示新增11個商品住房項目,合計1577套房源,覆蓋浦東、黃浦、徐匯等區。其中,徐彙區濱江地王項目綠城·潮鳴東方備案均價高達19.5萬元/平方米,刷新了徐彙區新盤均價紀錄。放眼整個上海,綠城·潮鳴東方單價也僅次於翠湖天地六和,成爲上海“第二貴”新盤。
近期各城市高熱項目也反映出房企“精準投資、效率爲先、聚焦好房子”的戰略。中指研究院指出,典型房企對2025年銷售目標較爲謹慎,上市房企已鮮少提及具體銷售目標,大多判斷將維持在近年平均水平,說明房企不再唯“銷售金額”論,將聚焦高質量發展部分,提升簽約回款率,以優質項目修復毛利率。
展望後市,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通過微信對每經記者表示:“從市場表現來看,核心城市土地市場保持一定熱度,重點城市新房銷售延續同比增長態勢,未來隨着房地產供需兩端政策落位,疊加優質項目供給增加,核心城市市場有望繼續修復,但城市分化行情仍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