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市房企營收降21%、物企增4.01%,行業呈現差異化發展格局

央廣網北京5月14日消息(記者門庭婷)隨着2024年上市公司年報季的結束,上市房企2024年的整體業績出爐。5月13日,中指研究院發佈《2025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TOP10研究報告》《2025中國物業服務上市公司TOP10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房地產上市公司營收均值297.4億元,同比下降21.0%,淨利潤均值-31.2億元,連續三年爲負;物業服務上市公司營收均值45.97億元,同比增長4.01%。雖然整體業績下滑,但部分頭部企業表現出色,物業服務上市公司營收增長且頭部企業優勢漸顯。

頭部企業總資產均值達4953.8億,展現強勁韌性

《2025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TOP10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房地產上市公司營收增速較上年明顯下降,淨利潤繼續下滑,虧損企業數量增加。上市房企營業收入均值爲297.4億元,同比下降21.0%,增速較上年下降22.1個百分點,由正轉負;淨利潤均值爲-31.2億元,連續三年爲負,虧損額連續擴大。上市房企中約有68.1%企業出現虧損,虧損企業數量較上年增加24家。過去幾年銷售額增速逐年下滑,可供結轉的銷售額下滑顯著,導致當前房企營收承壓。

儘管房地產行業處於深度調整階段,但部分企業在多方面表現出積極態勢。從綜合實力來看,2025滬深和內地在港上市房地產公司綜合實力TOP10企業優勢明顯。它們年末總資產均值達到4953.8億元,是同期房地產上市公司均值的3.3倍;總市值均值爲387.9億元,是同期滬深上市房地產公司均值的3.1倍。

中指研究院指出,透過年報可以看到,這些企業順應市場變化,發揮自身優勢,業績穩定,行業地位穩固。像保利發展、招商蛇口、萬科A等企業,在滬深上市房地產公司綜合實力排名中位居前列;中海、華潤置地等企業,則在內地在港上市房地產公司綜合實力排名中表現出色。

報告指出,2024年市場超預期調整,9.26新政超預期寬鬆使得房企對當前市場迷霧重新思考,中長期住房仍是需求磅礴的大市場,房企仍有望獲得增量市場和存量市場全方位發展。上市房企保持定力、以變應變,全面聚焦住宅開發、物業服務、代建服務、長租公寓等高現金流業務,進一步提升產品和服務競爭力,推動企業穩步向高質量發展模式轉變。

2024年物企營收漲4.01%,央國企表現亮眼

物業服務行業也同樣面臨諸多挑戰,但整體發展積極向好,在多個關鍵領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2025中國物業服務上市公司TOP10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物業服務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均值爲45.97億元,同比增長4.01%,較上年下降3.82個百分點;央國企營收均值爲55.55億元,增速爲6.57%,民營企業營收均值爲42.77億元,增速2.94%,央國企表現更爲穩健。

從企業綜合實力來看,2025中國物業服務上市公司綜合實力TOP10企業表現卓越。以碧桂園服務、保利物業等爲代表的企業,憑藉穩健經營、卓越服務力、品牌公信力和優秀拓展能力,持續領跑市場。保利物業在2024年新拓展第三方項目單年合同金額約30.05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市場拓展結構也實現多維度優化。

在市場拓展方面,各上市公司積極作爲。2024年以來,上市公司圍繞戰略聚焦,不斷強化市場拓展能力。通過深化團隊建設、改革激勵機制,推動組織效能提升;以全週期品質管控體系爲依託,築牢市場口碑。中海物業穩步推進市場拓展,2024年在管面積較2023年末增長7.4%,新增2960萬平方米,總規模達4.31億平方米,年內新增簽約面積7410萬平方米,其中63.3%來自獨立第三方,充分彰顯了其市場化拓展能力。

發展策略上,各企業積極求變。衆多物業服務上市公司摒棄規模至上的理念,轉向“精管優拓”,注重項目質效。如世茂服務、中海物業等企業主動終止部分項目,優化項目結構,提升經營效益。在聚焦深耕方面,企業圍繞區域、業態和客戶三個維度發力。濱江服務持續聚焦杭州、深耕長三角,2024年底在杭州的管理面積佔比約63.7%;綠城服務依託品牌優勢深耕高端住宅細分市場。同時,企業積極響應政策,強化服務標準化落地,2024年全國物業服務滿意度得分四年來首次回升,達到73.1分。

中指研究院指出,當前,物業管理行業正處於深度變革期,市場競爭加速分化,行業格局有望重塑。頭部物企憑藉規模優勢、品牌效應及多元化服務能力,將在市場競爭中佔據主導地位。2024年,披露管理面積數據的上市公司中,管理面積前十的企業在管面積總額達52.42億平方米,市場份額約佔16.69%,較上一年提升0.51個百分點。未來,行業集中度或將進一步提升,頭部企業有望通過市場拓展、併購整合以及戰略合作等方式持續獲取優質項目,擴大市場份額。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