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再次下行。5月20日,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降10個基點至3.5%。由於目前99%的房貸利率與5年期以上LPR掛鉤,這意味着,新發放及存量房貸利率均將下降10個基點,購房者的財務成本進一步降低。
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仍處在轉型、調整過程中,剛性和改善性需求有待進一步釋放。回顧近期市場表現,在穩樓市政策“組合拳”的有力推動下,有效需求持續回暖,房地產市場正朝着止跌回穩的方向邁進。以40個重點城市爲例,今年1月份至4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銷售面積、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0.1%和2%。展望未來,我國的消費結構仍在升級,城鎮化並沒有完成,居民對綠色、智能、安全好房子的需求不斷增大,老舊小區改造升級、房地產建設提質增效前景廣闊。
房貸利率下行有助於進一步釋放有效需求、穩定購房者預期。首先,房貸利率下行降低了購房者的財務成本。財務成本是影響購房者市場行爲的一項重要因素,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價格下降,需求上升。據初步測算,以100萬元貸款本金、30年期、等額本息的個人住房貸款爲例,隨着此次LPR調降,總還款額即本息合計減少1.9萬元。這既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也是提振消費的積極信號。此前,公積金貸款利率已下降0.25個百分點,5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其他期限利率同步調整,預計每年將節省利息支出超200億元。此次房貸利率下行將與公積金貸款利率下降形成合力,覆蓋惠及更多不同類型購房者。
其次,房貸利率下行優化了購房者的行爲選擇,其作用在改善性需求方面表現得更爲明顯。若貸款比例相對較低、貸款利率相對較高,部分“想買但不急於買”的改善性需求將被暫時抑制,購房者的觀望情緒也會相對濃厚。降低首付款比例、房貸利率後,置換、改善性需求有望進一步釋放。這也有助於供給側企穩。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隨着房地產銷售回暖,房地產企業的商品房庫存減少,開工建設出現改善。截至今年4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比3月末繼續減少,連續2個月減少。
房貸利率下行爲市場的長期平穩健康發展注入了更多確定性。目前,保交房攻堅戰已取得積極成效,購房者的預期、信心逐步企穩。房貸利率下行將促進更多有效需求釋放,進一步助力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與此同時,還要在供給側下功夫,持續加大“好房子”建設供應力度,讓購房者買得安心、買得稱心,形成供給端、需求端的良性循環。爲此,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主動適應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的現實,強化政策協同發力,推動城市更新行動和保障房建設,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更好滿足人民羣衆對美好居住的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作者:郭子源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