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穩步推進

本報記者 杜雨萌

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這是時隔10年,黨中央再次召開城市工作會議。

在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祕書長石楠看來,與十年前相比,此次會議背景發生了三個顯著變化:一是我國城鎮化正從快速增長期轉向穩定發展期,即量的增長不再是首要目標,品質提升纔是關鍵所在。二是我國正穩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而城市治理又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核心內容。三是我國經濟發展也已進入雙循環新階段,城市競爭力的評估標準需要重新審視,城市發展也亟待進行系統性思考。

在此背景下,會議強調,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城市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爲目標,以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爲主題,以堅持城市內涵式發展爲主線,以推進城市更新爲重要抓手,大力推動城市結構優化、動能轉換、品質提升、綠色轉型、文脈賡續、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線,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現代化新路子。

在房地產領域,會議提出,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穩步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這一表述,延續了當前房地產調控的政策主線,並在實施路徑上更強調供需雙向改革。結合本次會議強調的“以推進城市更新爲重要抓手”,這意味着,未來一方面要強化供給端優化,並在改造過程中同步推進低效用地再開發,提升城市空間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城市更新也會對房地產需求端形成刺激,並通過貨幣化安置等手段直接增加購房需求。

記者梳理發現,自去年9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以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此前介紹,據有關調查,僅在全國35個大城市,需要改造的城中村有170萬套;全國城市需要改造的危舊房有50萬套。對此,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於去年10月份明確提出,要通過貨幣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實施100萬套城中村改造和危舊房改造。

隨着去年11月份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範圍從最初的35個超大特大城市和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的大城市,進一步擴大到了近30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倪虹於今年3月份再次表示,要在去年新增100萬套的基礎上,繼續擴大改造規模。

在城中村改造過程中,房票安置模式可謂重要抓手。據中指監測數據,今年以來,已有超過20個地區優化房票政策。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各地不斷加大房票安置力度,促進住房需求進入市場,部分城市取得較好效果。本次會議進一步強調“穩步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意味着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將成爲未來城市工作的重點內容。可以預期,未來隨着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的穩步推進,房票安置政策或將繼續完善,相關舉措有望在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中發揮更大作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