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雄心不僅在大海,還在天空。
印度防長辛格近日對印媒說,“很快”也會像中國那樣開始建造第三艘航母。
眼看其他國家紛紛開始第六代戰鬥機的研製計劃,印度退役空軍中將喬普拉5月30日也在印媒發表文章呼籲:是時候開始研製第六代戰機了——“It’s Action Time, India”
喬普拉(如上圖)是一名印度空軍退役中將,在空軍服役40年。5月30日,他在印度著名軍事媒體“歐亞時報”上發表一篇譯成中文足有五六千字的長文,詳細說明印度研發六代戰機的迫切性。
儘管印度的第五代戰機咱們還沒見過,但喬普拉還是很認真地爲印度第六代戰機列舉了潛在的競爭對手:
第一個是意大利、日本和英國參與的全球作戰航空計劃 (GCAP) ,咱們樞密院之前也介紹過。這項計劃在2022年12月正式宣佈,主要是把英國主導的未來作戰空中系統項目(Tempest,暴風雨)與日本的F-X項目結合起來,他們的六代機計劃“在2035年飛上天空”。、
上圖爲英國“暴風雨”戰機模型圖;
下圖爲GCAP系統六代機的設計模型圖:
不過,這個項目啓動後還沒怎麼聽說過研發進展,就聽說瑞典、沙特阿拉伯和德國也有意加入。有人猜測瑞典在加入 GCAP 後想用其替代薩博 JAS 39 “鷹獅”戰鬥機。
第二個是法國、德國和西班牙聯合推行的未來空中作戰系統 (SCAF / FCAS) 計劃 ,以取代法國的“陣風”戰機,德國和西班牙的歐洲“颱風”戰機。
第三個是美國“下一代空中優勢”( NGAD)計劃 。這是美國空軍的一項第六代戰機計劃,旨在替代洛克希德·馬丁公司F-22 “猛禽”系列。
上圖爲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宣傳視頻中 NGAD 六代機草圖。
據報道,載人戰機將成爲 NGAD 的核心項目,被稱爲穿透式防空 (PCA) 平臺。美軍計劃在2030年以後部署這批六代機。
除此之外,喬普拉說,俄羅斯人已經開始研發可以“由神經網絡操控的第六代戰機”。該戰鬥機將有人駕駛,常規飛行和作戰功能將更加自動化。
談到中國,他說,在成功研發第五代戰機後,中國目前正在研發下一代飛機。2023年2月,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AVIC) 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其六代戰鬥機的概念。
喬普拉說,空中優勢角色的重點已從過去的近距離空中格鬥(這種戰鬥已不那麼常見)轉移擴大到包括地面支援、網絡戰,甚至太空戰能力,以及超遠程空對空導彈能力。
第六代戰機技術包括先進數字能力和先進隱形能力,可以提高在高度競爭的反介入/區域拒止環境中的戰場生存能力,並增強地面支援/攻擊能力,此外,還尋求執行載人和無人任務的靈活性,提供完整的“數據到決策”(D2D)能力。
這種戰機能夠充當機載網絡節點,控制“忠誠僚機”或一羣無人機,執行進攻和防禦任務。它將能夠接收數據並將其轉發到多個平臺,例如其他飛機、地面車輛或衛星。它還能夠在機上處理數據並動態生成新的目標列表或動態更新任務參數。
這麼先進的技術,印度肯定不能缺席。於是,喬普拉提醒:印度,行動的時間到了!“It’s Action Time, India”
他說,印度現在仍在研發第五代飛機(AMCA) 研發技術。估計AMCA本身還需要十年時間才能問世。但考慮到中國和其他國家都在努力研發第六代戰機,因此,
“印度也不能落後,印度在接手第五代戰機研發的同時,也必須開始研發第六代戰機。”
喬普拉也承認,在目前的技術水平下,獨立研發對印度來說不是一個實際的選擇,所以他建議像一些國家那樣走合作路線:
“印度應該加入 GCAP 還是法國主導的 FCAS 計劃?這些都是很難做出的決定。合作意味着分擔成本和風險。”
分擔成本和風險?這恐怕還不是最大的困難。
拋開印度的國防預算和技術能力,就單論第六代戰機的“朋友圈”,對印度來說可能也並非“買方市場”。 其實喬普拉在自己這篇文章裏也提到,日本就強烈反對沙特參與意日英的GCAP六代機計劃,理由是涉及敏感技術的安全問題。而很多北約國家研製六代機,都是考慮跟北約裝備和部署的兼容性,這就更涉及情報和安全的顧慮,不會隨便讓“外人”加入。 印度要發展六代機,估計還是得靠自立更生。
素材來源官方媒體/網絡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