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時軍事觀察】俄羅斯距離恢復中程導彈生產有多遠?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山】面對美國相繼在丹麥和菲律賓部署中程導彈,俄羅斯總統普京近日宣佈可能將恢復中程導彈生產所引發的震動持續發酵。美國《防務郵報》7月1日稱,這將是美俄關係惡化的里程碑式事件。俄羅斯具備中程導彈研製和生產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但外界關注的是,具體何時能恢復生產、未來將這些致命武器部署到哪裏?

俄羅斯“唯一的選擇”

《防務郵報》稱,1987年,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和美國總統里根簽署了《美蘇消除兩國中程導彈和中短程導彈條約》(簡稱《中導條約》),該條約禁止美蘇保有、生產或試驗射程在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陸基巡航導彈、彈道導彈及其發射裝置,這被視爲冷戰期間軍備控制的里程碑。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該條約的義務,但美俄多次相互指責對方違約。2019年美國以俄羅斯違反條約爲由正式退出該條約,美俄雙方宣佈《中導條約》失效。

普京在6月28日的聯邦安全會議常務委員會上表示,即使《中導條約》失效後,俄羅斯也一直沒有生產或部署此類武器。但如今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今日俄羅斯網站稱,美國不僅在批量生產中短程導彈,而且已經將其運到丹麥進行軍演,同時在菲律賓也部署有美國的中程導彈系統。美聯社稱,自從退出《中導條約》後,美國陸軍開始發展“堤豐”陸基中程導彈系統,可以發射“戰斧”和“標準-6”導彈攻擊數百到上千公里外的目標。在最近的美菲演習中,美軍首次在菲律賓部署並試射了“堤豐”系統。

普京強調,俄羅斯需要對此作出反應,並決定後續步驟。“看來我們需要開始生產這些攻擊系統,然後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在何處部署它們,以確保我們的安全。”他還暗示稱,恢復中短程導彈(的生產和全球部署)實際上是俄羅斯“唯一的選擇”。

讓外界感到憂慮的是,普京此次表態正值烏克蘭使用美國提供的陸軍戰術導彈頻繁打擊俄後方目標。路透社稱,普京稍早表示,如果美國及其歐洲盟友允許烏克蘭用西方遠程武器更深入地打擊俄羅斯,俄羅斯將針對性地部署常規導彈,但他沒有表示這些導彈具體將部署在哪裏。

恢復生產阻礙不大

俄羅斯《消息報》稱,普京的表態標誌着“美國在世界各地部署中短程導彈的做法不會得不到回應”。報道稱,今年4月俄羅斯方面曾提醒過美國,如果華盛頓實際開始部署中短程導彈,莫斯科將放棄暫停部署此類系統。俄羅斯副外長謝爾蓋·里亞布科夫也強調,如果美國計劃在世界任何地區,包括亞太和歐洲方向部署中程導彈,莫斯科的反應將是修改“單方面暫停生產同類導彈”的做法。

俄羅斯軍事專家瓦西里·克里莫夫表示,隨着美俄都開始生產和部署中程導彈,新一輪的軍備競賽將像冷戰時期那樣爆發,並可能導致一系列危機。“然而這不會在明天就發生,因爲從做出決定到生產和實際部署導彈,還需要一段時間。”

俄羅斯軍事專家兼“軍事俄羅斯”網站編輯德米特里·科爾涅夫在接受《消息報》採訪時表示,雖然俄羅斯理論上沒有中短程導彈,但已經擁有所有相關技術,可以很快地製造出這種級別的導彈。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美國指責俄軍新裝備“伊斯坎德爾”系統的9M729對地攻擊巡航導彈的射程超過了《中導條約》規定的500公里限制。儘管俄方主動對外公開展示9M729導彈的發射助推器、主發動機和燃料系統與早期型號相同,因此不會額外增加射程,但美國拒絕接受俄方解釋,並要求俄方停止裝備並全部銷燬該導彈。這成爲美國退出《中導條約》的主要導火索。但不可否認的是,射程480公里的9M729巡航導彈可以很容易提升其作戰半徑。俄專家表示,最簡單的辦法是直接改造現有導彈,只需通過增加燃料箱、減少戰鬥部重量就能大幅提升射程,“我們可以在一兩個月內做到這一點。”

《消息報》稱,俄軍新研製的中短程導彈也可基於“伊斯坎德爾”系統配備的9M723戰術彈道導彈。事實上,蘇聯時代根據《中導條約》被銷燬的“奧卡”戰役戰術彈道導彈憑藉先進的突防性能被北約視爲“眼中釘”,而9M723戰術彈道導彈繼承了前者的大部分先進技術,因此經過現代化改造的這種導彈實際可以很快恢復原先可怖的威懾力。俄媒稱,如果將這種導彈部署在俄羅斯的歐洲部分,能覆蓋幾乎整個歐洲的目標。“我們可以在‘伊斯坎德爾’的基礎上快速生產射程2000公里的陸基中程導彈,如果從加里寧格勒地區發射,它的打擊範圍覆蓋幾乎整個歐洲。”由於俄烏衝突的大量彈藥消耗,9M729和9M723正處於快速生產狀態,因此它們可以很快完成修改後投入批量生產。

目前美國恢復的陸基中程導彈生產也採用類似思路,包括直接借用現有的“戰斧”巡航導彈,以及簡單修改後的射程1000公里的PrSM戰術彈道導彈。而更先進的“常規快速打擊”高超音速中程導彈還在測試中。

具體會部署到哪裏?

據俄新社報道,俄羅斯軍事分析家伊戈爾·科羅琴科表示,俄羅斯可能會爲“伊斯坎德爾”系統配備增程導彈,以應對美國在俄羅斯附近部署中程導彈的情況。他表示,“伊斯坎德爾”系統可以通過對其導彈進行現代化改造以及打造基於機動陸基導彈的新型中程導彈以提升射程。科羅琴科表示,相比冷戰時期的中程彈道導彈,新一代陸基中程導彈最重要的特徵之一是機動性。未來可能在俄羅斯東部等地部署中程導彈,以瞄準美國在阿拉斯加的設施。

俄羅斯軍事專家阿列克謝·安皮洛戈夫則表示,美國相繼在丹麥和菲律賓部署中程導彈之後,誰也無法保證美國不會在波羅的海國家部署“堤豐”系統。他還認爲,除了歐洲方向外,美國還可能在日本、韓國等美國盟友境內部署新一代中程導彈系統。作爲回應,未來俄羅斯可以考慮將中程導彈部署在白俄羅斯或朝鮮,“通過這種方式,莫斯科將能對歐洲以及沖繩的美國軍事基地構成威脅”。但俄媒同時也表示,“我們爲與美國恢復對話留下了機會之窗。因爲批准中程導彈的生產並不意味着它們很快就能部署和執行戰鬥值班任務。莫斯科將考慮美國在東南亞部署‘堤豐’導彈系統等因素,這些都應該在未來美俄的相關談判中得到體現。”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