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本年度外軍聯合演習首秀巴基斯坦,專家:體現兩國共同維護地區安全決心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郭媛丹】“國防部發布”9日發佈的消息顯示,7日,由巴基斯坦海軍組織的“和平-2025”多國海上聯合演習在卡拉奇開幕。中國、印度尼西亞、日本、意大利、馬來西亞、美國等10餘個國家派出艦艇參加聯合演習,另有40多個國家派出觀察員參加。中方參演兵力包括包頭艦、高郵湖艦、艦載直升機1架,以及數十名海軍陸戰隊員。這也是本年度中國海軍首次參加的外軍聯演。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軍事專家表示,除了時間因素之外,中國海軍參加“和平”系列多國聯演既是對巴方主導多邊安全機制的支持,也體現兩國共同維護地區安全的決心。

消息顯示,演習分爲兩個階段:2月7日至9日是港岸階段,主要進行演習磋商、專業話題圓桌討論、參觀艦艇等活動,加強各參演方的相互瞭解,增進友誼和互信;2月10日至11日是海上階段,將舉行海上演習與國際閱艦式,各國參演艦艇將展開海上補給、聯合反海盜、搜救、防空等內容演練,提升共同維護海上安全能力。

2024年12月15日,由導彈驅逐艦包頭艦、導彈護衛艦紅河艦和綜合補給艦高郵湖艦組成中國海軍第47批護航編隊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接替第46批護航編隊執行護航任務。春節期間,第47批護航編隊順利護送多艘商船通過亞丁灣。隨後,由包頭艦、高郵湖艦組成的中國海軍艦艇編隊赴巴基斯坦參加“和平-2025”多國海上聯合演習。

根據央視軍事報道,2月8日,“和平-2025”聯演期間巴基斯坦海軍參謀長阿什拉夫上將登上停靠在卡拉奇港碼頭的中國海軍艦艇高郵湖艦。阿什拉夫高度讚揚了中國海軍對此次演習的參與,並對當前巴中海軍合作表示讚賞。

軍事專家張軍社9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海軍開年即赴巴基斯坦參與“和平-2025”多國海上聯合演習,這一行動既延續傳統慣例,又彰顯多重戰略意義。

“作爲例行性軍事合作項目,此次演習於2月舉行,因此成爲中國海軍本年度首次和外軍舉行的聯演有必然的時間優勢之外,還有另兩方面重要因素。首先,中巴作爲‘鐵桿朋友’,兩國軍事合作歷來密切,中國海軍常態化參加‘和平’系列多國聯演既是對巴方主導多邊安全機制的支持,也體現兩國共同維護地區安全的決心,這種常態化軍事交流已成爲雙邊關係的重要支柱。其次, ‘和平’系列演習的主題多聚焦共同應對海上安全威脅、共同維護海洋安全和地區和平穩定等,演習課目也多集中於非傳統安全領域。中國作爲一個負責任大國,參加有助於維護海洋安全和地區和平穩定的聯合演習,也是應有之義。”張軍社分析說。

張軍社特別講述了中巴之間的另一個“首次”,充分展示了中巴兩國兩軍之間的緊密關係。“人民海軍成立後首次與外國海軍舉行的非傳統安全領域聯合演習,是2003年10月22日與來訪的巴基斯坦軍艦在上海附近東海海域舉行的代號‘海豚0310’聯合搜救演習。”

同時,參加“和平”系列海上多國聯合軍演對於解放軍而言,也是一次與外國軍隊相互學習、相互借鑑的機會。

“‘和平’系列演習中參演國家不少是北約國家,中國海軍參演可以增進與其他國家海軍的相互瞭解,爲未來海上安全合作打下良好基礎。同時,這是一個各國海軍相互借鑑、相互學習的機會。”張軍社評價說,對於中國海軍官兵來說,每次和外軍開展聯演聯訓都是一次學習和分享的機會,既可以深入瞭解他國海軍在管理和訓練方面的先進經驗,同時也可以分享中方在各方面的經驗積累,互鑑性比較強。

雖然這是中國海軍今年以來首次參加多邊軍事聯合演習,但從進入2025年開始,中國海軍的遠海航跡從未停止。根據央視軍事報道,春節假期由遵義艦、衡陽艦、微山湖艦組成的海軍艦艇編隊在太平洋某海域開展遠海實戰化演練。包括包頭艦在內的第47批護航編隊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春節前夕,接到“天祺”號的接護請求,編隊研究後決定派出紅河艦對其實施伴隨護航。同時,包頭艦以區域護航方式,護送“天樂”號、“祥瑞口”號和“如意松”號3艘商船通過亞丁灣。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