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訓耦合淬礪打贏本領
火箭軍多個單位組織專攻精練
解放軍報訊 特約記者李兵峯、記者王凌碩報道:初春時節,記者踏訪火箭軍多個單位,從北國雪原到南國密林,從茫茫戈壁到巍巍高原,處處呈現火熱練兵景象。
山谷深處,火箭軍某旅“導彈發射先鋒連”官兵在全防護狀態下,熟練展開設備,起豎導彈。今年以來,他們結合使命任務,緊盯戰鬥發射關鍵環節,圍繞武器操作、技戰術運用等課目展開專攻精練。
“平時訓練從難從嚴,戰時纔有打贏底氣。”該連連長介紹,訓練中,他們注重加強新技能新戰法驗證,組織官兵在發射單元重組、戰鬥“減員”等難局險局中苦練精訓,在提升戰訓耦合度的同時,錘鍊部隊打贏能力。
在火箭軍“東風第一旅”,隨着警報聲驟然響起,一場應急訓練拉開帷幕。
道路“被毀”、通信“中斷”、電力設備“受損”……一系列複雜特情接踵而至,各分隊快速啓動應急預案,全崗位交叉配合、全要素有序銜接,讓一度中斷的發射流程順利恢復。與此同時,保障分隊官兵快速前出,依令執行油料補給、設備搶修等任務。最後,隨着指令發出,導彈準時“點火”,訓練任務圓滿完成。
訓練剛剛結束,覆盤隨即展開。依據訓練數據,官兵逐個環節討論覆盤,拉單列表查找問題。該旅某發射營營長介紹,他們在訓練中從難從嚴構設戰場環境、全程嵌入複雜特情,引導官兵在戰訓耦合中查漏補缺,進一步提升實戰水平。
既要嚴訓,更要嚴考。戰車轟鳴聲中,記者走進火箭軍某旅操作訓練大廳,一場連貫考覈正在緊張進行。
面對由導彈專家、技術尖子等組成的考覈組,一名名年輕號手依令展開操作。考官們一邊認真觀察參考官兵操作動作,一邊仔細判讀裝備儀器數據,並隨機提出問題,考驗參考官兵技戰術融合、全防護狀態下應急應變等綜合能力。
戰訓耦合,以考促戰。記者在該旅機關看到,參謀人員針對考覈中發現的問題探討交流,制訂切實可行的改進舉措,爲下一步補差強訓明確方向。
海軍航空兵某部開展精研細訓
解放軍報訊 傅琳、記者李由之報道:南國春來早,練兵正當時。新春伊始,記者探訪海軍航空兵某部,恰逢該部正在結合戰備巡邏開展實戰化訓練。
某機場停機坪上,機務官兵往來穿梭,有序展開各項準備工作,戰機整齊列陣、蓄勢待飛。
指揮塔臺內,官兵步履匆匆,戰味撲面而來。各席位人員密切關注空中態勢,緊張有序傳達指令、彙報數據。
“檢查完畢,可以起飛!”槳葉旋轉,馬達轟鳴,隨着指揮員指令下達,某型機與反潛巡邏機依次升空,飛赴任務空域。
“此次訓練,我們緊貼實戰構設模擬戰場環境,立足複雜海況設置隱蔽性強、噸位小、速度快的目標,全面檢驗機組目標判別能力。”指着態勢圖,作訓參謀陳建輝告訴記者,兩型機要迅速組網建鏈,構建指揮體系,共享戰場態勢,對可疑水面目標進行協同查證。
抵達任務空域後,某型機率先展開查證搜索。根據通報目標的時間、速度等信息,雷達技師迅速展開作業,推算目標活動範圍。
同一時刻,反潛巡邏機加強低空態勢監控。記者在塔臺態勢圖上看到,反潛巡邏機重新規劃航路,對重點目標抵近識別、逐一排查。
無形空間電波交織,目標信息被回傳至地面數據中心,官兵根據回傳數據精準識別目標。
“多型機優勢互補進行搜索查證,能夠達到‘1+1>2’的戰術效果。”該部領導介紹,近年來,他們探索應用雙機協同查證,充分發揮不同機型信息查證效能,實現情報、通信無縫銜接,有效提升戰訓耦合度。
訓練結束,戰機返航,覆盤講評會隨即展開。官兵講問題一針見血、談建議切實可行,爲解決訓練中存在的問題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