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郭媛丹】根據俄羅斯媒體24日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準備討論美國總統特朗普關於俄羅斯和美國削減50%軍事預算的提議,稱中國也可以加入進來。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2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說,中方始終不渝地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有限的國防支出完全是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需要,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需要。2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中國的軍費開支不是爲了與哪個國家搞軍備競賽,也不應被拿來與美國這樣的超級軍事大國做比較。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4日報道稱,普京是在一家電臺節目中回答美向俄中提議國防預算減半的問題時表示,“我無法評論中國……因爲這是中國的事務,但我們不反對,我們可以與美國達成協議。我認爲,美國削減50%,我們也削減50%的想法很好,中國如果願意此後也會加入。”
對此,林劍表示,近年來全球軍費的開支持續走高,據統計,2024年全球軍費的開支約爲2.43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全球軍費的持續增長背後,是不斷緊張的國際和地區安全局勢,凸顯了當前安全赤字不斷擴大,各方面臨着應對全球安全治理的共同挑戰。
林劍強調,國際社會尤其是大國,要作出表率,帶頭做世界團結的“推進器”、國際和平的“壓艙石”。中方始終不渝地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有限的國防支出完全是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需要,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需要。中國始終堅持自衛防禦戰略,堅持經濟與國防協調發展,不與任何國家軍備競賽,始終以實際行動維護世界和平,不斷爲世界注入穩定性和確定性。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問題專家卓華25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俄羅斯對此議題表現積極,首先是希望爲恢復俄美外交關係創造一些共同議題;其次是緩解俄烏衝突帶來的經濟負擔,也可以改善在國際社會中的形象。
“俄羅斯願意與美國就此問題進行討論,展示了俄羅斯與美國同爲世界大國之間的互動關係,可以更好地凸顯大國地位,具有鮮明地外交展示的意義。”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25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根據當前美國國內的政治環境,美國實際上難以最終實現削減軍費達50%幅度的目標,在此前提下,美國提出該目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很大程度上帶有給對方挖坑的色彩。“我們不排除美國試圖利用俄羅斯當作槓桿來限制中國自主處理軍費開支的意圖,必須對此保持警惕。”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在報道中提及,普京推測,這項提議的基礎是英國一家研究中心進行的核算。普京表示,“(他們)說,按照購買力平價對我們的支出進行了計算,我認爲美國去年的支出已經達到9680億美元。如果把俄中支出加起來,那麼這大約是相當的數字。首先我們希望進行計算,這是英國中心的核算,可能正確,也可能不是很正確或者完全不正確,要看一看。”
“普京提出了國防支出費用的計算問題,這是一個各方需要討論的問題,是一個長期過程。在長期討論的過程中,很多事情都存在不確定性,繼續進行還是持久擱置都是有可能的。”李海東分析說。
此前,美國國防部已證實,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思正在指示軍方領導人列出一份可能削減的清單,把2026財年的支出預算削減8%,總額約爲500億美元,並將這些資金重新用於特朗普總統的國防重點項目。
此外,根據知情官員透露,特朗普政府已下令美國國防部和美國軍隊的高層領導制定大規模削減計劃,在未來5年內每年削減8%的國防預算。
對此,李海東表示,毫無疑問,美國國防預算的削減與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DOGE)的工作目的同出一轍,即大規模削減美軍中一些經費濫用的現象,“但在操作過程中,其結果究竟是直接大幅削減軍費還是將軍費應用方向轉移,放到提升美國國防能力的項目中去,還需觀察。”
對於美“未來5年內每年削減8%的國防預算”這一目標,李海東認爲“難度很大”,而且早有失敗先例。以前奧巴馬政府時期也主張削減軍費,但事實上美國軍費一直在突飛猛漲。“而且在特朗普第一任任期內,美國軍費漲幅從未停止,因此此次削減軍費的最終結局在現實中是不是也會以增長而告終?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李海東表示。專家的預判也與“批准任何國防削減都需由美國國會批准這一程序相關”,美國會議員認爲未來幾年需要大幅增加國防開支,而不是相反。
卓華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他認爲,美國當前關於削減軍費開支的議題具有不確定性,現實中很難落實。“即便美國真的能夠削減軍費開支,計劃也主要是壓縮臃腫的官僚機構成本,直接用於作戰的武器軍備投入反而進一步增加,而且當前美國政府正嘗試把軍費負擔轉嫁給盟友,所以實際是要降低美國軍費開支的費效比。”
對於在“俄美討論國防支出各自減半”的議題上拉入中國,卓華認爲,中國的軍費開支不應該被拿來與美國這樣的超級軍事大國做比較。“從規模上來看,美國軍費開支佔GDP的4.4%,佔全球軍費開支的40%,比其他九個主要軍事大國軍費開支的總和還要多,而中國的軍費開支規模僅僅相當於美國的20%左右。從用途上來看,美國軍費開支很大一部分用於軍事幹預,而不是國土防禦,很大程度上是窮兵黷武和維持軍事霸權的需要導致如此龐大的軍費開支。”
卓華表示,中國的軍費開支一直遵循公開透明、合理適度的基本原則,主要用於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履行維護世界和平的大國義務,而不是與哪個國家搞軍備競賽,“因此中國不應該被拉進削減軍費開支的輿論陷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