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晨陽】此前因爲撞船事故而受損的美國核動力航母“杜魯門”號在希臘港口緊急搶修一週之後,如今已經重新啓航執行任務。根據美國海軍官方發佈的聲明,該航母原先的艦長戴夫·斯諾登上校已經被撤職,由“艾森豪威爾”號航母艦長克里斯托弗·希爾上校臨時代理指揮。
美國“動力”網站24日稱,美國海軍發佈的新聞稿宣稱,“在前沿部署區域維修中心的領導下,‘杜魯門’號在希臘蘇達灣完成了海軍支援活動,並進行了爲期5天的‘應急可用性維修’”。該艦已於23日啓程離港,目前正在地中海展開例行巡邏。
此前公開報道顯示,2月12日深夜,“杜魯門”號航母在埃及塞得港附近排隊等待通過蘇伊士運河時,與剛通過運河的貨輪發生碰撞,航母右舷後部多個部位受損,但幸運的是航母的核反應堆在事故中沒有損傷,也沒有人員傷亡。事故發生後,“杜魯門”號趕往附近的希臘克里特島蘇達灣展開緊急評估和搶修,同時展開相關事故調查。
“動力”網站稱,“杜魯門”號艦長戴夫·斯諾登上校已於2月20日被解除職務。美國海軍在一份簡短的聲明中表示,這一人事變動的原因是軍方在事故發生後“對相關人員的指揮能力失去信心”。按照美國海軍的聲明,“海軍指揮官肩負對水手和船隻的重大責任,我們以最高標準要求指揮官,並在未達到標準時追究他們的責任。”斯諾登上校的職務由“艾森豪威爾”號航母艦長克里斯托弗·希爾上校臨時接管,由於兩艘航母同屬“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且先後都在紅海附近執行過較長時間針對也門胡塞武裝的戰備巡邏任務,因此希爾上校接管“杜魯門”號並不存在較大障礙。報道提到,希爾上校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的軍艦仍處於戰備狀態,可以完成部署任務,全體船員將充分展示我們的使命和目標。我們在這裏彈射和回收艦載機,準備以可靠的戰鬥力‘給他們致命一擊’。”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海軍仍未公佈此次維修所需的費用和碰撞中損失的進一步細節,僅稱應急維修的“杜魯門”號仍需要在結束部署返回母港後接受更徹底的檢查和維修,具體需要哪些額外維修、具體修理時間表如何安排也未公開。由於美國航母近年在部署上接連出現“捉襟見肘”的問題,“杜魯門”號的後續維護顯然會加劇這種困境。但“動力”網站也提到,“杜魯門”號在蘇達灣的維修工作,哪怕只是倉促間的緊急搶修,也可以爲美國海軍提供有用的經驗,以幫助改進和完善處理前沿部署的艦艇戰鬥損傷後的處置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