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孫默】日本共同社3月1日披露,日本海上自衛隊導彈驅逐艦“秋月”號曾在2月上旬通過臺灣海峽。這是自去年9月以來,日本海上自衛隊艦艇再次通過臺灣海峽。接受《環球時報》採訪的專家表示,外國艦機正常過航臺灣海峽從未受到阻礙,在事發過後將近一個月,日本媒體炒作此事,表現出日本內部在對華政策上存在分歧,展示了日本政府的投機心理。
據日媒報道,“秋月”號這次是獨自通過臺灣海峽,與去年的情況不同。2024年9月25日,日本海上自衛隊艦艇“漣”號同澳大利亞及新西蘭的艦艇一起通過臺灣海峽並高調炒作。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對此回應道:“臺灣問題事關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事關中日關係的政治基礎,是不可逾越的紅線。”
日本《朝日新聞》披露稱,此次“秋月”號驅逐艦通過臺灣海峽是日本首相石破茂參考相關內閣大臣的意見後做出的最終決定。一名日本政府官員表示,這是爲了應對中國軍艦在先島諸島等地頻繁航行而採取的對抗措施,並宣稱“這是向中國發出的政治信息”。
對於日媒爲何在此時炒作自衛隊艦艇過航臺灣海峽,軍事專家張軍社2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這表明日本內部在對華政策上存在不同意見,一派主張緊密跟隨美國,對華進行遏制圍堵;另一派從長遠和自身經濟利益出發,認爲在安全問題上不應過分挑釁中國。因此,在事發近一個月之後才以不具名人士消息的方式對外透露。“在處理日美和日中關係上,日本政府既要堅持與美國的盟國關係,又不想與中國徹底破裂,這導致日本內部存在不同意見,表現出其存在投機心理。”張軍社表示。
據悉,“秋月”號此次是從北向南通過臺灣海峽。隨後,該艦艇在南海蔘加了美日澳菲聯合演習。“此舉鮮明地表明日本對美國的忠誠度,跟隨美國慫恿菲律賓在南海侵權挑釁,利用南海問題來遏制打壓中國。”張軍社分析說,一般情況下,日本軍艦極少通過臺灣海峽進入南海或從南海返回日本,主要航經臺灣以東航線,除非因颱風等氣象原因需避讓,纔會選擇經過臺灣海峽。
日本《讀賣新聞》分析稱,日本歷屆政府出於對中國抗議的擔憂,一直避免讓海上自衛隊艦艇通過臺灣海峽,“然而,鑑於中國不斷提高軍事活動頻率,日本已轉變立場,積極促進航行自由”。
“中國並不反對其他國家艦機按照國際法的規定正常過航臺灣海峽,事實上外國艦機正常過航臺灣海峽也從未受到阻礙。”經士智庫創始人兼總裁田士臣博士2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中國反對的是以“航行自由”之名非法入侵領海的行爲,反對的是通過海空偵察和非法測量侵害中國安全的行爲,反對的是借正常過航惡意炒作“碰瓷”臺灣問題和向“臺獨”分子撐腰打氣、干涉中國內政的行爲。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回應“漣”號去年過航臺灣海峽並炒作時表示:“我們敦促日方在臺灣問題上重信守諾、謹言慎行,不要給中日關係和臺海和平穩定製造干擾。”今年1月中旬,解放軍東部戰區代表團訪問日本。外媒認爲,這是中日釋放雙邊關係緩和的信號。張軍社認爲,當前中日關係正處於改善發展的關鍵時期,希望日本能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所確立的原則和共識,樹立客觀正確的對華認知,奉行積極理性的對華政策,尤其是不要跟隨域外勢力對中國進行遏制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