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伊俄三國第五次海上聯演將舉行 專家:共同應對海上安全威脅能力體現在兩方面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郭媛丹】中國國防部9日發佈消息稱,3月上中旬,中國、伊朗、俄羅斯海軍將舉行“安全紐帶-2025”聯合演習。這是中、伊、俄三國第五次舉行海上聯合演習。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軍事專家表示,中、伊、俄三國海上聯演已經實現了常態化,聯演對於增進三國海軍之間的戰略互信,以及提高共同應對海上安全威脅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國防部的消息顯示,該演習計劃位伊朗恰巴哈爾港附近區域組織實施,主要開展打擊海上目標、臨檢拿捕、損害管制、聯合搜救等科目演練,旨在深化各參演國家軍隊之間的軍事互信和務實合作。

路透社引塔斯尼姆通訊社的報道顯示,伊朗、俄羅斯和中國一年一度的聯合海上演習將於明天在伊朗東南部的恰巴哈爾港開始。

“安全紐帶”海上系列聯演由2019年、2022年先後兩次舉行的中伊俄海上聯演發展而來,2023年和2024年“安全紐帶”聯合演習先後兩次舉行。中方參演兵力均由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的艦艇組成。今年中方將派出第47批護航編隊驅逐艦包頭艦、綜合補給艦高郵湖艦參演。

根據中國國防部此前公佈發佈的消息,中、伊、俄三國海上聯演大多集中於非傳統安全領域演習科目。軍事專家張軍社9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三國海上聯演主要能力體現有兩個方面:首先,提高三國海軍自身的海上作戰能力;比如打擊海上目標、損害管制等訓練科目。其次是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比如對海上恐怖分子和海盜實施打擊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提高三國海軍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的能力,“也因此,三國演練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

2024年3月底,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在介紹“安全紐帶-2024”聯合演習時表示,聯演全程艦艇混編同訓、兵力聯合行動,中俄首次擔負複雜科目執行官,進一步探索完善三方協同機制。

張軍社解釋,經過多年的相互合作,三國海軍之間的協同能力不斷增強,他以此次聯演中“聯合打擊海上目標”爲例說明,“該科目通常是指三國參演兵力對水面目標實施聯合打擊,打擊裝備上主要依靠雷達、光電設備和火炮等,但更深層次體現了三方在演習策劃、準備以及實施中對指揮控制、兵力以及火力等方面的協同性。”他分析說,打擊海上目標還可以延伸到對空中來襲目標以及水下目標進行打擊,這兩個科目難度更高,主要展示防空雷達性能以及對潛搜索攻擊能力等,但共同性是對三方共同指揮控制和聯合打擊能力有所展示,“同時,常態化演習也不斷提高了三方之間的聯合程度,加深相互瞭解,對各國兵力運用方式和裝備性能等相互熟悉和了解。”

從2019年中伊俄三國海上聯演首次舉行到現在的常態化舉行,張軍社認爲,三國之間的合作有助於維護地區和世界海洋安全,“中俄兩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雙方建立了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對於維護世界和平肩負着重要的責任,中國與伊朗之間是全面戰略伙伴關係,三國是世界上重要的和平力量,三國聯演對於世界的和平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