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彈焦慮症”誘發“空中樓閣幻想” 美“金穹”系統遭廣泛質疑

美國總統特朗普20日在白宮發佈了名爲“金穹”的天基導彈防禦系統的發展規劃,稱這個系統計劃在3年內“全面運轉”。

美髮布“金穹”系統規劃 遭記者現場質問

美方稱,“金穹”將與美國現有的導彈防禦能力整合,一旦完全建成,將能夠攔截從世界其他地方甚至太空發射的導彈。特朗普稱,希望在其任期結束前完成這項工程。

天基導彈防禦系統是建立於太空軌道的導彈防禦體系。特朗普今年1月上臺一週後便籤署行政令,要求建造美國“鐵穹”防禦體系,美國國防部在2月份將這一系統更名爲“金穹”。這項計劃的核心是建立一個由數千顆小型衛星組成的衛星羣,這些衛星主要包括導彈探測衛星和導彈摧毀衛星,前者負責定位導彈和載具,後者負責攔截並摧毀導彈。

就在特朗普發佈“金穹”系統發展規劃的現場,就有記者對該項目提出了質疑。

記者:當你第一次宣佈“金穹”系統這個設想時,就有批評人士說,這個項目會非常昂貴,很可能沒有效果,而且還可能引發太空軍備競賽。對此你有什麼要說的嗎?

美國總統 特朗普:他們錯了。

美國現有導彈防禦系統

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針對的主要是彈道導彈,按照射程,分爲短程(射程小於等於1000公里)、中程(射程1000-3500公里)、遠程(射程3500-5500公里)和洲際彈道導彈(射程大於5500公里)。

美國現有多個導彈防禦系統。

陸基中段防禦系統,可以攔截洲際彈道導彈。

海基導彈防禦系統——“宙斯盾”反導系統,最初只能攔截中遠程彈道導彈,而隨着對海基“標準-3”攔截彈的不斷升級改進,目前配備了“標準-3”攔截彈的“宙斯盾”系統也具備攔截洲際彈道導彈的能力。

終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薩德”反導系統,可以在大氣層內或大氣層外,攔截短程和中程彈道導彈。

“愛國者”防禦系統配備多種型號防空和反導攔截彈藥,可在“薩德”反導系統的攔截高度之下,攔截短程和中程彈道導彈。

近年來,美國政府越來越重視防禦其他類型的導彈。在特朗普上個任期內,美國政府在2019年的《導彈防禦評估》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加強對非彈道導彈的防禦,也就是巡航導彈和高超音速導彈。美國的上述導彈防禦系統,也有部分具備攔截這兩種導彈的能力。

“金穹”系統三年後運轉?技術上很難實現

那麼,美國稱計劃在3年內讓“金穹”系統實現“全面運轉”,這能實現嗎?美國爲何在此時提出“金穹”導彈防禦系統發展規劃?

總檯記者 魏東旭:讓“金穹”系統在三年後開始運轉,這在技術上是很難實現的。“金穹”本身就體現出好大喜功的想法。美國試圖利用“金穹”系統打造所謂萬無一失的戰略護盾,計劃構建新的太空預警衛星體系,研發能在軌道上長時間部署的反導武器,這些裝備的研發,核心技術的突破,需要很多資金、很長時間,來進行系統測試和技術完善,不是喊一句口號就能輕易實現的。對於美國軍火商而言,三年後能否交差不重要,先下手爲強、多搶訂單才重要。即使“金穹”系統無法如期投入使用,可能換個說法,或者編個藉口,就能矇混過關。“金”系統更像是空中樓閣。

技術優勢弱化 美國患上“導彈焦慮症”

總檯記者 魏東旭:美國急於構建“金穹”系統,是因爲患上了“導彈焦慮症”。在白宮和五角大樓的高層官員眼中,大型航母、隱身戰機、遠程導彈等先進武器裝備,能支撐起美國的軍事霸權體系。然而,現在情況出現了變化,在常規主戰裝備方面,美軍的技術優勢逐漸弱化。甚至在高超音速導彈的研發和裝備方面,已經落後於其他國家。美國自認爲,在反導技術方面,還有優勢。因此,才急於打造“金穹”系統,試圖抵消其他國家在高超音速導彈方面的技術優勢。這種想法,顯然過於天真了。

預算高企 可行性存疑 “金穹”遭廣泛質疑

美國“金穹”導彈防禦系統發展規劃一經發布,便引發國內外廣泛質疑。有美國媒體和專家直言,該系統研發預算被嚴重低估、技術可行性存疑,並且加劇地緣政治風險。

美國總統特朗普稱,“金穹”系統將耗資約1750億美元,其中首筆250億美元啓動資金將在國會審議中的下一財年預算裏安排。但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本月預估,“金穹”計劃總成本最高可達5420億美元。

《紐約時報》直言,“專家們認爲,爲美國建造這樣一個防禦系統可能會成爲沉重的財政負擔”。

值得一提的是,首筆250億美元啓動資金是特朗普力推的2026財年國防預算的一部分,一旦該預算在國會通過,美軍費將首次突破一萬億美元,這也將是美國迄今最高的年度國防預算。與此同時,美國聯邦債務屢創新高。

除了資金問題,“金穹”導彈防禦系統的技術可行性也備受質疑。《紐約時報》指出,“金穹”的構想源自以色列陸基“鐵穹”防禦系統,該系統可攔截導彈和火箭彈襲擊。但美國的國土面積是以色列的400多倍,“保衛美國廣袤領土免受來襲洲際導彈威脅的物理原理,遠比以色列防禦其面臨的小型火箭彈襲擊複雜得多。”美國彭博社更指出,“金穹”計劃的核心是部署天基攻防武器,是太空武器化重要標誌,但這一技術的研發工作尚處概念階段。

美國彭博社記者:他們提出的在太空中建立攔截網絡,以便在威脅尚未危及美國本土之前,就將其消除的設想,完全未經實踐驗證,是一場豪賭。

“星球大戰2.0” 將加劇軍備競賽

事實上,天基導彈防禦系統這一概念早在冷戰時期便已提出,並落地爲里根時期的“星球大戰”計劃,而這一計劃早已因技術原因被放棄。美國《外交政策》雜誌日前就將“金穹”系統稱爲“星球大戰2.0”計劃,並稱其將“重蹈覆轍”。

還有分析人士警告稱,同“星球大戰”計劃一樣,“金穹”系統也將進一步加劇太空軍備競賽。

美國彭博社記者:有專家認爲,美國政府打造這一系統,實際上可能在某些方面催生更大的威脅,從根本上引發一場軍備競賽,一場自冷戰以來從未見過的新軍備競賽。

“金穹”背後是軍工複合體盛宴

此前,多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披露,美國企業家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與兩家硅谷企業有望贏得“金穹”系統一關鍵部件的採購合同,這一消息隨後被馬斯克本人闢謠,稱報道不實。與此同時,有分析人士指出,“金穹”導彈防禦系統的背後是一場軍工複合體的盛宴,部分美國政客試圖通過打造該系統,與軍方、軍工企業一道,實現政治套利。

美國彭博社記者:這對國防承包商來說將是巨大的發展機遇。我的意思是,這會成爲一個支出無上限的超級項目。即便它纔剛剛啓動,卻已顯得非同尋常。你已經看到美國各地的公司紛紛表態“我們有創意” ,這簡直就像一場“現金狂歡”。

還有網友直言,“我倒想問問,既然是‘世界最強國’,幹嗎還需要‘金穹’?是政府資源多得沒處花,還是因爲武器賣不動了,得故意向軍工複合體‘輸血’?” “對軍工複合體而言,這可算是‘贏麻了’。”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