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下水三週年之際福建艦加緊海試,釋放出哪些信號?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郭媛丹】據央視新聞24日報道,作爲我國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福建艦正在加緊進行海試。2022年6月17日,福建艦下水,曾備受關注。在下水即將三週年之際,福建艦被官宣加緊海試,這釋放出什麼信號?軍事專家25日對《環球時報》表示,這表明福建艦距離正式服役的日子已不遠。

從世界其他國家海軍航母從下水到服役的情況來看,航母一般需經歷舾裝、繫泊試驗以及海試三個階段,通常需要三到四年時間才能正式服役。軍事專家張軍社25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福建艦是中國自主研發的首艘電磁彈射型航母,其採用的電磁彈射技術極爲複雜,需要更長時間的調試和測試,以確保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央視報道福建艦近期加快了海試進程,這表明它距離正式服役的日子已不遠。”

福建艦首次海試於2024年5月1日啓動,至5月8日結束,爲期8天,期間主要完成了動力、電力等系統設備的測試,達到了預期效果。根據上海海事局網站信息,長江口5月21日一大型船舶航行交通管制,管制範圍涉及302燈浮至長興島碼頭水域及深水航道進出口。外界分析認爲,此次交通管制極有可能與福建艦的第八次海試緊密相關。今年3月,在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針對“福建艦近日已出海開始第七次海試”的相關問題,時任國防部新聞發言人的吳謙表示,福建艦開展海上試驗是建造過程中的正常安排,大家平常心就好。

張軍社表示,在一年多的時間內,福建艦進行了八次海上試驗,表明福建艦海試非常順利。他具體分析表示,福建艦大致應該進行了六大領域測試。首先,測試動力系統的可靠性。在航母高速甚至極限速度航行時,檢驗動力系統能否滿足需求,確保航母的機動性。其次,對電力系統進行測試。由於電磁彈射系統耗電量巨大,需檢驗電力系統的供電能力和穩定性,以支撐電磁彈射系統的正常工作。第三,測試航母在高速航行和極限轉彎情況下的穩定性。例如航母在海上進行高速回轉時,需檢驗其穩定性,包括在高速航行和惡劣海況下的穩定性。“這些試驗項目循序漸進,從基本的動力、電力系統入手,逐步向技術技能方面發展。”張軍社介紹。

第四是測試甲板的承載能力,包括飛機起降時的承重及空間劃分等,特別是戰鬥機起降的情況。第五個測試項目是對電磁彈射系統進行測試,包括電磁彈射起飛和阻攔着艦的情況,這既是對電磁彈射系統的測試,也是對飛行員、飛機與電磁彈射系統適配性的測試。第六是對包括航母艦載機掛彈作業能力在內的測試。“具體而言,還包括多種機型——如已公開的殲 - 15彈射型艦載戰鬥機以及其他可能上艦的固定翼預警機等——的適配性起降訓練和試驗。”張軍社表示,經過以上一系列對航母本身性能的測試,以及對多種艦載機適配性訓練的完成,福建艦正式服役便水到渠成。

公開信息顯示,遼寧艦和山東艦從首次海試到正式入列,間隔1年1個月和1年7個月左右。遼寧艦在2011年8月10日首次出海進行航行試驗,在2012年9月25日正式服役。山東艦首次進行海試發生在2018年5月13日至18日期間,2019年12月17日‌‌,山東艦正式入列。

張軍社分析認爲,與遼寧艦和山東艦相比,福建艦噸位更大,搭載的飛機更多,尤其是首次使用電磁彈射系統,該系統更爲複雜,因此其海試時間自然要比過去更長。

這位軍事專家分析說,與遼寧艦和山東艦相比,福建艦的複雜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使用了電磁彈射系統;二是搭載的艦載機機型更多,因此福建艦的系統也更爲複雜。“由於電磁彈射器的自動控制系統能夠精準控制推力,根據飛機大小採取不同推力,因此可以比滑躍起飛航母起飛更多類型的飛機,尤其是固定翼預警機以及各種大中小型無人機。所以,各種艦載機的適配性試驗時間也更長。”

張軍社表示,福建艦服役後,中國海軍將正式進入三航母時代,這將進一步提高中國海軍遠海防禦作戰能力,對中國海軍向近海防禦、遠海防衛轉型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說明國家大型艦艇建造能力、科技水平和綜合國力等都已實現大幅提升。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