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安湖體育公園游泳跳水館內的新聞發佈廳座無虛席,連過道都站滿了媒體記者。8月1日晚,張雨霏帶領中國隊在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決賽中刷新賽會紀錄,爲中國體育代表團贏得本屆大運會游泳賽事首金。剛從日本福岡世錦賽凱旋的“蝶後”,自然成爲了關注焦點。
“從世錦賽來到大運會,對比賽的感覺有什麼不同?”一名記者問張雨霏。
“一直以來,我們都是以運動員的身份被大家熟知。但參加大運會,我們希望能展示自己的另一面,作爲學生的那一面。”張雨霏說。
是運動員,更是大學生,這正是大運會魅力的生動詮釋——這裏是全球大學生歡聚的舞臺。62年前,國際大體聯創始人施萊默就曾說過,“大運會是友誼的盛會”。而今,在國際大體聯代理主席雷諾·艾德看來,大運會不僅是體育的盛會,而且應成爲文化的盛典、教育的盛事。夏日蓉城,大學生運動員來自世界各地,美好的情感超越語言、膚色、文化,相融共通。
第一次觀看大運會的觀衆,很可能對頒獎儀式感到奇怪——爲何頒獎、升國旗時不奏國歌呢?其實,這是國際大體聯的要求,頒獎時奏響國際大體聯會歌。別具一格的大運會傳統,凸顯大運會是一個重成長、促交流、向未來的青年盛會,讓大學生盡情用汗水去書寫屬於自己的青春故事。
成都大運會上,中國運動員平均年齡爲22.9歲,其中94.2%的選手是首次參加大運會,超過83%的選手是首次代表國家參加世界綜合性運動會。這場以青春名義舉行的學子聚會,讓大學生成爲主角,成爲國際視野更寬闊、更具競爭活力的青年一代。
以賽爲媒、以賽交友、收穫友誼、共同進步。相同的身份、相仿的年紀,能讓大運會選手之間更容易相互交流、相互學習。而熱情的成都讓他們的友誼之花開得更絢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