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瞬間 暖心盛會(青春之約)

場上劍拔弩張、一爭高下,賽場下握手言歡、暢敘友情……大運會是體育的賽場,也是青春的舞臺,展現了世界各地大學生的拼搏英姿,更促進了他們的友好交流。

溫馨瞬間 暖心盛會(青春之約)

圖①:中國選手柳雅欣(右)以2分08秒18的成績獲得成都大運會游泳項目女子200米仰泳冠軍。

新華社發

圖②:中國選手陳冠鋒(右)以10秒17的成績獲得成都大運會田徑項目男子100米季軍。

新華社發

圖③:中國隊員張雨霏(右)和覃海洋等獲得成都大運會男女混合4×100米混合泳接力項目冠軍。

新華社發

圖④:在成都大運會跆拳道女子73公斤以上級決賽中,中國選手徐蕾以2比0戰勝伊朗選手塔瓦庫利,獲得冠軍。

新華社發

圖⑤:在成都大運會男籃9-15排位賽中,中國隊以75比71戰勝蒙古國隊。

圖爲中國隊球員陳國豪(右)在比賽中。

新華社發

新友相識 老友重聚

在同巴西隊的比賽中,中國羽毛球選手譚強發現,對手韋爾頓的球鞋有些舊。這一幕讓他念念不忘。韋爾頓並不是職業羽毛球選手,但對這項運動着迷的他,每天都會在巴西的學校裏練上幾個小時。

“他從這麼遠的地方來中國參加比賽,對羽毛球的熱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走下球場,譚強特意問到韋爾頓的鞋碼,想給這位對手送雙新鞋。

由於鞋碼跟自己不一樣,譚強還跟隊友換了一雙鞋。當他把新球鞋送給韋爾頓時,這位巴西小夥兒高興地與譚強擊掌擁抱。

第二天,韋爾頓就穿着新的“戰靴”站上了球場。他說,這雙鞋對自己很有幫助。

實力不俗的中國羽毛球隊在全世界都有粉絲。美國羽毛球選手齊娜塔莉13歲時曾與中國名將李雪芮交過手。這次跟隨美國隊來到大運會,她終於有更多機會同已是教練的李雪芮交流。

對於偶像的近況,齊娜塔莉一直很關注。她說,李雪芮和王適嫺兩名世界冠軍如今都在大學當老師,繼續培養下一代球員,這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美國射箭選手吳沛琳在大運會上認識了很多中國朋友。這位講着一口流利中文的華裔女孩,從小學習古箏、古詩,還獲得過美籍華人選美比賽的冠軍。

中國隊選手李新鑫就是吳沛琳的新朋友之一。吳沛琳說,她和李新鑫平時揹着箭包一起訓練、互贈禮物,沒想到在比賽中還上演了一場“遭遇戰”。

“新鑫看到我們一組比賽時說:噢,不是你吧!”吳沛琳笑着說,雖然是對手,但兩人在比賽間隙拔箭時,還是像朋友一樣聊着感興趣的話題。

有新朋友相識,也有老朋友重聚。中國隊射箭選手馮浩和土耳其運動員薩馬德曾在2018年阿根廷青奧會同場競技。在大運會上再次相遇,兩位年輕人都很驚喜。身爲東道主的馮浩時常約上薩馬德和他的隊友在大運村裏參加中國傳統文化活動,還給老朋友送了中國茶。

“我們會一起加油努力,希望將來能在奧運會賽場上相見。”馮浩說。

以武會友 傳播文化

印度尼西亞武術選手馬維洛在武術男子刀術比賽中斬獲銀牌。他說,這次來到成都,最開心的事兒便是遇到了很多新老朋友。

“我最初接觸武術,是看了成龍、李連杰的一些武打電影。”馬維洛說,“如今,印尼人對於武術的熱情不斷高漲。”

作爲中國傳統的體育項目,大運會上的武術比賽成爲各國青年以武會友的“武”臺和瞭解中國文化的窗口。

馬來西亞選手曾思寶6歲時便接觸武術。“一開始我對武術的瞭解非常有限,隨着練習,我對武術背後的文化有了更多認知。”曾思寶說,“現在,武術已經成爲我生活的一部分了。”

新加坡運動員王子銘在大運會賽場穿上了自己設計的比賽服。“正面是龍圖案的刺繡,背面是繁體‘龍’字。”王子銘說,“我生肖屬龍,龍也是中國文化的象徵,所以選擇了這一元素。”

日本選手莊司理瀨在女子太極拳項目中獲得亞軍。她說,自己在比賽中一直在觀察中國隊選手。“我想學習他們的動作、流程,通過學習、模仿,不斷地去改進、訓練。”她說。

看到莊司理瀨等選手的表現,奪得太極拳金牌的中國隊選手陳小麗深有感觸:“太極拳在國外發展得越來越好,外國選手的水平飛速上漲。看到他們真心喜歡武術,我非常開心。”

美國武術隊教練鄒雲建介紹,這次來成都參賽的美國隊隊員,大都來自普林斯頓大學、斯坦福大學等名校,年輕人對武術在海外的發展和推廣意義重大。

“青年是太極拳發展的希望,他們有知識、有文化,對推廣武術的作用更大。”鄒雲建說。

華裔女孩劉嶽青從11歲開始練習太極。她的父親是鄒雲建在美國的第一位太極學生,如今她又成爲了鄒雲建的愛徒。大運會比賽結束後,她還準備參加第四屆世界太極拳錦標賽。

在美國,劉嶽青在求學之餘時常帶着武館裏的小隊員一起訓練,並通過表演、視頻等形式,把太極拳推廣給更多人。“推廣武術的接力棒現在已經到了我們這一代的手裏,我會慢慢引導更小的孩子們,讓武術發展走向規範化、規模化。”她說。

奪得成都大運會首金的中國隊選手曹茂元也表示,武術的發展要依靠更多年輕人的力量。

“通過成都大運會,更多人能夠看到中國武術的精髓,讓更多國家的人瞭解武術、接觸武術、愛上武術。”曹茂元說。

加油鼓勁 奮力拼搏

在四川省體育館打完了激烈的比賽後,捷克男籃球員簡·齊德克難掩心中的激動。

“我在成都感受到了中國球迷對籃球的熱情,在這麼多球迷的支持下打比賽,真是不可思議。”簡·齊德克說。

大運會上的溫暖不只產生在運動員之間,也洋溢在由觀衆和運動員共同營造的氛圍中。

成都觀衆的鼓掌、加油、歡呼以及不時響起的“雄起”聲,爲各國運動員創造出激情、溫馨的比賽環境。

阿根廷女籃隊長甘黛拉·恆蒂內達有相同的感受:“我沒想到現場來了這麼多觀衆,每次進球都能聽到掌聲和歡呼,這讓我們覺得就像在主場比賽一樣。”

獲得男子柔道81公斤級銅牌的格魯吉亞運動員達瓦拉什維利·祖爾說,是現場觀衆對他加油鼓勁,讓他在比賽逆境中堅持了下來。“這枚沉甸甸的獎牌也有觀衆的功勞!”他說。

在藝術體操賽場拿到兩枚金牌的匈牙利選手凡妮·皮格尼茨基也對成都觀衆的熱情友好印象深刻。“在賽場上我得到了很多歡呼,這非常讓人驚喜。”

巴勒斯坦選手卡巴哈·馬雅爾是第一次來中國,感受過成都的城市魅力和賽場的熱烈氛圍後,她表示“太喜歡中國了”。

“我是巴勒斯坦唯一一名參加成都大運會的女運動員,我希望能夠鼓勵更多女孩參加大運會。”她說。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