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 全民參與(體壇觀瀾)

未來,隨着全民健身事業的不斷髮展,期待更豐富的運動選項、更有趣味的賽事,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主動參與鍛鍊,在運動中強身健體,讓生活多姿多彩

圍繞我國第十五個全民健身日以及首個體育宣傳週,各地推出精彩紛呈的體育活動,8月8日前後,各地共組織開展全民健身賽事活動2.4萬餘項,直接參與人數超過650萬人。從免費開放公共體育場館,到舉辦羣衆喜聞樂見的賽事活動,全面立體詮釋着全民健身的豐富內涵,昭示全民健身事業不斷躍上新臺階。

羣衆健身空間不斷拓展,“全齡友好”理念逐漸落實。各地發力解決健身場地短缺、體育設施供給不足等問題,“健身去哪兒”不再是難題。如今,讓不同年齡段的人都能享受運動的樂趣成爲共識。爲老年人和兒童添置合適的健身器材,對休閒運動場所進行改造完善,營造更安全舒適的運動環境,成爲許多社區努力的方向。

人們的健身需求趨向多元,健身選項也更加豐富。一端是細分化的運動需求,另一端則是供給不斷豐富的體育市場。與此同時,各地通過舉辦馬拉松等路跑賽事、優化騎行環境等舉措,不斷提升人們的戶外運動體驗,既讓更多人在運動中感受城市文化和綠色生態,也爲城市發展增添了新活力。近年來,飛盤、槳板、攀巖等新興運動廣受歡迎,不僅豐富了人們的休閒生活,也拉動了體育消費,助力體育產業蓬勃發展。

各地體育文化資源釋放潛力,基層體育賽事凝聚人氣。在貴州、海南等地,“村BA”、“村超”、鄉村排球賽等引發廣泛關注,基層羣衆對體育運動的熱愛打動人心。因地制宜打造基層特色體育賽事,既搭建了推進羣衆體育的平臺,帶動更多羣衆參與鍛鍊,也成爲展示當地風土人情和經濟發展的一個窗口。

從設立全民健身日,到全民健身上升爲國家戰略;從“帶動三億人蔘與冰雪運動”,再到開展首個體育宣傳週,呈現了全民健身理念不斷深入人心、運動逐漸成爲人們生活方式的生動變化,也折射出各地構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不懈努力。

未來,隨着全民健身事業的不斷髮展,期待更豐富的運動選項、更有趣味的賽事,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主動參與鍛鍊,在運動中強身健體,讓生活多姿多彩。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