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部由絲綢刺繡製作而成的定格動畫、“新亞運,杭州韻”(Asian Games, Hangzhou Charms)主題宣傳片《亞運Show杭州》刷爆了社交平臺——短片用千餘幅絲綢作品爲介,展開了一場奇幻的亞運體育之旅。
短片上線之後獲得網友大力點贊,好評如潮的片子是如何拍攝出來的?都市快報·橙柿互動記者專訪了短片製作團隊,一起來看看短片拍攝背後的故事。
千餘幅絲綢
“繡”出獨特宋韻味道
《亞運Show杭州》,以一名跳水女孩在自然山水的映襯下,從跳臺一躍而下作爲開場,泳池裏濺起的水花化爲海上翻湧的朵朵浪花,一場奇幻的亞運之旅就此徐徐展開。
雖然片子時長不到2分鐘,卻由將近10人的製作團隊耗費數月協作完成,包括編劇、導演、畫師、攝像、後期、配樂等。
“絲綢是我們首先考慮到的載體,其具有光澤的特殊質感適合營造唯美的鏡頭語言,絲綢本身也是杭州的一張國際名片。我們想到在絲綢上作畫,把每一幅就像動畫一樣連接起來成爲一部短片。”短片製作團隊負責人潘建新表示。
拍攝時,首先由畫師將腳本中文的文字“轉化”成千餘幀連貫而唯美的畫面,然後再將設計好的畫面噴印到30cm×30cm絲綢方巾上,呈現出與電子屏幕上截然不同的效果。
“很感謝我們的合作伙伴杭州亞運會官方供應商萬事利,在打樣初期配合我們對畫面的高標準和嚴要求,反覆調試至符合所有人共同期待的完美效果。”潘建新說,“我們選擇了4-5種布料,最終採用的是素皺緞,畫面的質感、肌理,顏色的轉變,讓我們都非常期待。”
但當所有噴印完成後,團隊覺得畫面“美則美矣,缺少靈魂”。於是他們選取了數個關鍵幀,請來具有多年刺繡經驗的繡娘進行手繡——這項傳統手藝本來與絲綢就是天作之合。湖上飄落的桂花、靶心的箭、片尾會徽等刺繡元素的加入,瞬間讓整個畫面“活了起來”。
ChatGPT聊出杭州文化底蘊
爲了豐富成片的內容厚度,團隊還致敬了許多古代名畫。
片中,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元代畫家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宋代朱紹宗的《菊叢飛蝶圖》、宋徽宗趙佶的《瑞鶴圖》、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等名畫也配合體育項目和亞運場館同時出現,體育與文化互相連接,凸顯出杭州千年古城的魅力。
“杭州是南宋的古都,是一座有着深厚歷史底蘊的城市。”潘建新表示,能夠在片中融入如此多的元素,包括絲綢、名畫等等,ChatGPT給了很多有價值的幫助,“人的知識和記憶力都是有限的,在短視頻內能夠集合這麼多的文化元素,還跟杭州密切相關,人工智能作爲一個輔助工具,確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短片配樂請到了有多年電影配樂經驗的製作團隊爲畫面量身定製。配樂中運用了多種中國古樂器,包括古琴、古箏、琵琶、揚琴、曲笛、簫、笙、嗩吶、堂鼓、大鼓等,結合競技體育中緊張和速度的“剛”及來自秀美的江南風情的“柔”,爲成片帶來了更好的呈現效果。
三部曲串聯出“新亞運,杭州韻”
《亞運Show杭州》“霸屏”社交媒體後,緊跟着,另一部以紙爲媒的宣傳片《亞運Go杭州》也隨即上線,延續了首支宣傳片定格動畫的形式,繼絲綢動畫後,中國特有的藝術形式剪紙動畫登場——從一部手機開始,亞運數字火炬的火光“照亮”了淡妝濃抹的江南水鄉風光,智能、宜居的城市形象通過紙張躍然在屏幕之中,開啓了一段由智能手機帶來的亞運城市之旅。
據悉,《亞運Show杭州》和《亞運Go杭州》,都是“新亞運,杭州韻”(Asian Games, Hangzhou Charms)主題系列宣傳片的作品,該系列一共分爲三部,另一部以“印”爲題材的短片《亞運In杭州》,也將在後續推出。
“‘新’和‘韻’,將是三支主題系列宣傳片將要重點傳遞的寓意。”潘建新介紹,“此前,我們團隊做了很多奧運、城市的形象宣傳片,在北京冬奧會期間,我們製作的《雙奧之城,城市之光》取得不錯的反響,所以我們希望將冬奧傳播中的‘微視角’、‘小切口’等成功經驗加以運用,從大處着眼、細微處着手,來構建這三支短片。”
創作之初,團隊對杭州進行了大量的實地考察,首先確定了三支宣傳片分別以“運動”“城市”和“人文”爲子主題,通過刺繡、智能手機、印章三個具有典型杭州特色的風物作爲創作載體,期望能夠展現“杭州這座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高度發達的城市的韻味”。
33年中,亞運會三次落地中國。1990年北京亞運會,中國首次承辦國際綜合性運動會,向世界展示了亞洲雄風;2010年廣州亞運會,中國第二次舉辦亞運會,展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同時,也表達了對亞洲各國(地區)人民的友好情誼;如今,杭州亞運會即將開幕,在中國新時代背景下,時代爲亞運注入新的活力,杭州帶給亞運新的風情。
“離杭州亞運會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我們的團隊一直在緊鑼密鼓地忙碌着,抓緊每個傳播節點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也希望藉助系列短片邀請世界各地友人在金秋九月,一起相約錢塘江畔,切身感受‘詩畫江南、活力浙江’的獨特韻味。”潘建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