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9月28日電(記者黃筱、段菁菁)高配版“老鷹捉小雞”、用腳踢的排球、“智慧的體操”……在杭州亞運會40個大項中,9個非奧大項各有特色,受到廣泛關注。
在28日的杭州亞運會特色項目主題新聞發佈會上,杭州亞運會主新聞發言人許德清介紹,非奧大項共有9個,包括智力項目(圍棋、象棋、國際象棋、橋牌、電子競技)、武道(柔術、克柔術、空手道)、壁球、板球、藤球、卡巴迪、武術、龍舟、棒壘球。
本屆亞運會的特色項目設置是古老與現代、傳統與新潮、傳承與創新的全新融合,如來自中亞地區的克柔術,始於3500年前中亞地區的傳統式摔跤運動,充滿力量與技巧。本屆亞運會共有21個國家與地區、91名運動員報名參加7個小項比賽,爲歷屆之最。
而來自南亞地區的卡巴迪,具有非常高的攻防轉換節奏和極高強度的對抗,號稱高配版“老鷹捉小雞”,極具觀賞性,有10個國家與地區報名參賽。
杭州亞運會競賽指揮中心新聞發言人朱啓南表示,這些項目不僅具有深厚的民衆基礎和濃郁的地域特色,更極大豐富了亞運會的競技內容,爲參賽運動員在杭州亞運會中實現自己的夢想提供支持,爲亞洲各地區的不同文化在杭州交相輝映、感受奧林匹克精神提供平臺。
“圍棋、象棋、國際象棋、橋牌四大智力運動項目同時列入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這在亞運會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杭州棋院棋類館新聞發言人姜賢正介紹,棋類運動是“智慧的體操”“智者的遊戲”,在很多人印象中,棋牌類運動是比較小衆的,但本屆亞運會的智力運動比賽項目,因其自身的特色和魅力從一開始就吸引了媒體和公衆的關注。
由於比賽項目的特殊要求,杭州棋院(智力大廈)棋類館,可謂本屆亞運會最安靜的賽場,場館7個競賽場區沒有現場觀衆,而是在場館外舉辦電子棋譜和大盤講解網絡直轉播等公益活動,讓一場“靜悄悄”的高水平賽事成爲公衆可參與的雲上賽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