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亞運場館、盤活金角銀邊、派發文旅禮包……讓亞運紅利惠及千家萬戶

圖爲建在杭州德勝立交橋下的嵌入式體育公園。昔日的金角銀邊,變身爲附近居民健身的好去處。記者 董旭明 共享聯盟·杭州城管 夏穎蘭 攝

杭州亞運會接近尾聲。這屆亞運史上規模最大、項目最多、覆蓋面最廣的亞運會,將留下寶貴的“亞運遺產”。10月6日,記者從杭州亞運會“簡約亞運、惠民亞運”主題新聞發佈會上獲悉,惠民亞運效果已逐步體現,亞運場館賽後利用將採用“向市民開放+青少年業餘訓練+單項賽事舉辦”模式,將亞運紅利與人民羣衆美好生活緊密結合。

場館惠民開放

盤活金角銀邊

杭州亞運會主新聞發言人毛根洪介紹,簡約貫穿亞運籌辦全過程,惠民是工作目標和辦賽效果體現。

簡約體現在場館建設、賽事組織等各個方面。從場館建設到維護管理,注重綠色低碳,將整個場館生命週期納入規劃。“不僅要滿足亞運會的需求,還要滿足將來向百姓開放等各方面的需求。”毛根洪說。

依託於杭州亞運會的舉辦,一系列城市建設改造、環境治理、交通提級、場館設施完善已然惠及於民。全民健身習慣、社會文明志願精神、公共服務能力、體育跨文化意識等都將成爲“後亞運時代”的社會財富。

杭州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金承龍介紹,杭州亞運會成功申辦以來,杭州市經常性參與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從40.6%升至46.01%,以2022年底全市常住人口規模來折算,意味着超過500萬人投身於全民健身熱潮。

杭州亞運會籌辦8年以來,杭州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從1.8平方米提高到2.74平方米,今年有望達到2.85平方米。杭州探索嵌入式體育場地建設,系統盤活高架橋下、建築屋頂等“金角銀邊”用地資源,把體育設施建到老百姓家門口,解決“去哪裏健身”問題。

截至目前,杭州已建成各類嵌入式體育場地設施3350處,共113.1萬平方米。全市中小學校共開放校內體育場地1184個,累計入校健身人次超965萬。全市共有384家場館接入“亞運場館在線”,覆蓋運動項目41個。

發佈會上,金華市亞運賽事分指揮部執行指揮長莊凌飛說,亞運之後,金華所有體育設施將堅持惠民定價、惠民開放,室外運動項目每日免費開放14小時,每週開放超90小時。法定節假日,所有場館全部免費開放,爭取年接待健身市民超260萬人次。

用好賽事流量

提升文旅“留量”

在杭州亞運會緊張的比賽之餘,運動員、技術官員熱情打卡杭州宣傳推介的100條亞運旅遊線路和50個“亞運人文體驗點”。

“亞運爲杭州文旅賦能助力的效應是顯而易見的。”杭州市文廣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樓倻捷介紹,杭州將延續亞運成果,重點從三方面發力——

打造文化體驗之城。杭州近期將推出10場城市漫步(City Walk)活動,包括亞運場館、火種採集、火炬傳遞、三江兩岸、晨啓杭州等主題,邀請建築設計、文博考古、遺產保護等領域專家學者擔任“漫步導師”,帶領市民遊客走讀杭州。

打造國際“賽”“會”之城。杭州將結合三江兩岸水上黃金遊線開發,增加亞運場館游水上視角。同時,在重要場館舉辦大型演唱會,承辦國際性會議活動和綜合性國際節慶,真正將賽事的流量轉化爲文旅的“留量”。

打造數字文旅之城。前期,杭州通過數字化方式向全球派發了兩期共60萬份亞運文旅大禮包。從10月10日起,將繼續派發第三期40萬份大禮包,每份禮包包含“景區暢遊、地鐵暢行、電話暢聊”等權益。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