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前專程打車到場館道別 把微信頭像改成與志願者的合影……“小青荷”的服務讓國際友人忘不了

10月8日,杭州第19屆亞運會閉幕。在過去的10多天裏,對於服務於亞運會的浙江外國語學院“小青荷”來說,着實難忘。雖然累,但是憑藉着優質的服務,他們得到了國際友人的讚許,也收穫了跨國友誼。

潘宇新是浙外NOC服務團隊東南亞大區志願者。說起這段時間的志願服務工作,她說結交了很多朋友,令她印象最爲深刻的是馬來西亞的張福源。

“這位國際友人負責武術比賽相關業務,我與他只能在武術場館碰面。雖然不是直接服務對象,但每一次我與代表團一起前往武術場館,看到對方,我們都會調侃道‘回家了’。”潘宇新說,“我們的服務模式更像是朋友——互相問好、暢談美食、對這次亞運會感想等等。他回國的前一天,我和代表團正在觀看田徑比賽,他是特地打車到場館,只是爲了道句離別與感謝。這一份唯一的合照成爲我們的離別禮物。” 潘宇新說道。

原以爲,彼此之間的聯繫也會隨着大家空間上的分隔而停止。令潘宇新沒想到的是,張福源在離開前特意發了朋友圈感謝她與同伴,還會每天像朋友一樣彼此分享工作與生活,晚了會說“喫夜宵了嗎”,“也約定了有空去馬來西亞旅遊!”

“出於工作的安排,我負責隨團拍攝孟加拉國代表團。在一次幫助他們運動員拍照時,他誇獎我的照片拍得很不錯,他回國時還與我聯繫,表達對我的感謝以及分離時的不捨。”浙外NOC服務團隊宣傳崗位志願者葉偉康說,沒想到舉手之勞會讓國際友人一直掛念在心。

浙外NOC服務團隊南亞大區志願者靳奕佳笑着說,她也遇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在協助孟加拉國代表團參加歡迎儀式時,一位孟加拉國射擊隊領隊主動詢問我們工作是否辛苦,並對我們在雨天還在堅守崗位工作表示感謝。隨後,他開心地邀請我們一起合照,他說我們的熱情服務爲他的亞運之旅增添了溫暖。”令靳奕佳感動的是,這位領隊將這張合影作爲了微信頭像,他說,這段回憶將被他永久珍藏。

作者:記者 張晶 通訊員 姚祥燕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