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亞洲力量 共創美好未來
——寫在杭州第19屆亞運會閉幕之際
■解放軍報記者 仇建輝 馬 晶
10月8日晚,杭州第19屆亞運會閉幕式在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舉行。左圖:閉幕式現場。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攝;右圖:中國代表團旗幟在閉幕式上入場。新華社記者 程 敏攝
月上西湖,情滿錢江。
“大蓮花”體育場上的夜空,靜謐而美麗。象徵着光明、團結、友誼、和平和正義的亞運火炬已經熊熊燃燒了16天。那跳躍的火焰,散射出耀眼的光芒,彷彿是在重溫過去這16天中的歡笑、感動與激情,又似乎在預示着新的美好未來。
今夜,杭州第19屆亞運會歷時16天的比拼、激情、歡聚,在離別的不捨和送別的歌聲中緩緩落下大幕。
今夜,無論是運動員、志願者、工作人員還是媒體記者,大家都在相互道別,給每一個相遇的人道感謝,說再會。
從期盼到相會,從重逢到告別……16天,轉瞬即逝。熱情的杭州人民,給世界留下別樣精彩的杭州亞運記憶———
隨着亞奧理事會代理主席辛格宣佈“杭州第19屆亞運會閉幕”,現場數萬名觀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一屆“中國特色、亞洲風采、精彩紛呈”的亞運盛會正式寫就。
璀璨共此時
江南好,情久長。
潮湧之江,萬物生輝,勾勒出“水潤萬物透靈光”的江南圖景。
在熱情澎湃的歡聚氛圍中,朝氣蓬勃的亞運青年在熱舞中歡笑,絢麗多彩的“亞洲花園”在歡歌中開啓。今夜的“花園派對”,就此拉開序幕。
中國與亞運,三次牽手,是三次相聚,也是交相輝映。金秋時節,亞運聖火被中國人又一次高高擎起,一個由上萬名亞洲體育健兒與亞運夢想激情相擁的奮鬥故事在西子湖畔傾情上演。
杭州亞運會,不僅是一場亞洲體育盛會,也是世界觀察新時代中國的一個窗口——
語言翻譯、交通引導、應急救助、維持秩序……在杭州亞運會的賽場內外,“小青荷”們總能吸引人們的目光。“小青荷”是杭州亞運會賽會志願者的暱稱。以微笑爲名片、以服務爲橋樑,“小青荷”向世界展現了新徵程上中國青年一代的自信、熱情與友愛。
女排賽場,“快擦手”時刻待命,迅速清理賽場上點點滴滴的汗漬;運動員村內,他們開心地爲過生日的外籍運動員唱起生日歌,外國朋友以最高禮儀表達感謝;每天不管多晚,他們都會在媒體村門口用微笑傳遞迴家的溫暖……“小青荷”們在賽場內外的活躍身影、熱情服務,得到了八方來客的廣泛讚譽,爲亞運盛會注滿了青春的激情。
亞運賽場內外,機器狗、數字火炬手、智能超表面、可見光交互、裸眼3D……這些極具科技感的元素,讓杭州亞運會驚豔亞洲、震撼世界。
“大蓮花”體育場內,忙碌的機器狗吸引了許多觀衆的目光。它們不僅能運送鐵餅、標槍等器材,還能表演舞蹈、展示花式比心等動作,化身爲田徑賽場的“氣氛組”,萌翻全場。
數字火炬手“弄潮兒”點火、5G-A萬兆網絡、無源物聯、自動駕駛,一系列先進技術產品和技術解決方案,被嵌入到亞運會賽事組織的方方面面。杭州亞運會成爲名副其實的“智能亞運”,也讓世界再次認識了數字中國。
杭州亞運會爆火刷屏的,不僅有扣人心絃的精彩賽事,還有“更懂年輕人”的BGM、穿梭的自動駕駛公交車……賽場內外的精彩瞬間、溫情時刻、歡快畫面告訴我們,杭州亞運會不只是亞洲體育健兒的盛會,更是充滿激情、活力、感動、歡樂與分享的亞洲大聯歡。
過去的16天裏,杭州、寧波、溫州、湖州、紹興和金華6座城市,懷着對亞運夢想的滿腔熱情,精心組織,傾情奉獻,爲本屆亞洲體育盛會的精彩上演提供了寬廣舞臺。現代化的場館設施和數萬名亞運會志願者的真誠服務,給全亞洲的體育健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溫暖的回憶。
賽場內外的觀衆們,更是用充滿激情的吶喊和不分國別的喝彩,讓1萬多名亞洲體育健兒領略到“心心相融,@未來”的深遠內涵。
對於這些,亞奧理事會代理主席辛格在閉幕式致辭中評價說:“正是你們的精心籌備,使得本屆亞運會取得了空前成功。”
荷桂共生輝
“海闊天空浪若雷,錢塘潮湧自天來。”王在晉的《望江臺》在“大蓮花”成爲現實。
攀記憶之花,寄亞運之情。荷桂共生,化作亞運贈別之禮,演繹傳承千年的浪漫唯美,訴說亞洲一家的美好願望。
在“浙”裏的16天,我們見證了亞洲體育史上的輝煌一頁。來自亞洲45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多名運動員歡聚之江大地,用各自的拼搏與努力展示了亞洲體育運動的最高水平,刷新了世界體壇的多項紀錄。
作爲東道主的中國體育代表團精銳出擊,經過激烈的角逐,共獲得201枚金牌、111枚銀牌、71枚銅牌,總計383枚獎牌,取得參加亞運會以來的最好成績。自1982年第9屆亞運會以來,11次蟬聯亞運會金牌榜首位。此外,在杭州亞運會中,中國體育代表團運動員3次打破世界紀錄、18次打破亞洲紀錄、74次打破亞運會紀錄。
傳統優勢項目繼續保持優勢。跳水隊包攬10枚金牌,展示絕對實力;射擊隊獲得16枚金牌,並刷新男子10米氣步槍個人、男子25米手槍速射團體、女子多向飛碟團體3個小項的世界紀錄;體操隊獲得8枚金牌,張博恆以89.299的高分勇奪男子個人全能冠軍;乒乓球隊奪得除女雙外的其他6枚金牌;羽毛球隊在女子團體失利後,男子團體逆轉奪冠,並在最後一天單項決賽中奪得3枚金牌,表現不俗。
田徑、游泳、水上等基礎大項表現出色。游泳隊獲得28枚金牌,創歷史新高。花樣游泳、馬拉松游泳包攬全部金牌。田徑隊拿到19枚金牌,是1994年廣島亞運會以來奪取金牌總數最多的一屆。此外,在男子100米、女子100米及男女4×100米接力這4個項目中,中國運動員表現不俗,全部奪冠。水上賽場,中國隊在賽艇、皮划艇和帆船項目上共獲得29枚金牌,保持了我國水上項目在亞洲的領先地位。
新興項目優勢明顯。滑板隊在4個項目中拿到3枚金牌;霹靂舞項目首次進入亞運會,中國隊就勇奪一枚金牌並鎖定巴黎奧運會參賽資格;攀巖隊奪得男子速度接力、女子速度接力金牌,展現了新興項目的發展潛力……
賽場內的拼搏固然珍貴,場外的友誼同樣動人。9月29日,在女子50米蝶泳頒獎儀式後,中國選手張雨霏衝向日本運動員池江璃花子,兩人抹着眼淚,緊緊擁抱。池江璃花子曾因身患白血病暫別泳池,經歷了與病魔的漫長鬥爭,再次重返賽場。東京奧運會時,張雨霏曾與池江璃花子相約杭州見。此次杭州亞運會,兩人在全場觀衆的見證下重逢,生動詮釋了體育不止於勝負,更有好友間殷切鼓勵的真情實意和對手間惺惺相惜的人間美好。
10月1日,乒乓球女單決賽後的新聞發佈會上,孫穎莎與日本選手早田希娜湊在一起開盲盒,並將拆到的吉祥物擺在一起,兩人笑容燦爛,畫面溫馨。
場上是對手,場下是朋友。這纔是奧林匹克競技場上該有的樣子。閉幕式上,進入草坪的運動員手牽手,歡笑着、歡呼着、記錄着,和現場的志願者一起唱歌,用自己的笑容與歌聲傳遞友誼,詮釋着崇高的體育精神。
這一刻,沒有失敗,沒有悲傷,只有歡聲與笑語,只有拼搏與頑強。金牌屬於亞運會上的每一名參與者,勝利屬於勇往直前的全亞洲人民。此刻,整個亞洲不僅收穫了歡樂與友誼,也收穫了一份共同的難忘經歷。
左圖:文藝表演《璀璨共此時》;中圖:文藝表演《荷桂共生輝》;右圖:“數字火炬手”熄滅主火炬。解放軍報記者 宋 雯攝
心心共相融
激情的樂章奏響。
此時此刻,進入到今夜“花園派對”的最歡快時刻,共慶這個屬於杭州、屬於中國、屬於亞洲的歡騰時刻。
開幕式上驚豔世界的數字火炬手“弄潮兒”,再次來到閉幕式現場,由億萬顆星光匯聚而成的它,幻化爲滿天星光,灑向杭州,飛向遠方。
美好的相聚,總是短暫。亞運聖火緩緩熄滅,但亞運精神將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忍不住回首,杭州亞運會16天的歡聚,快樂而又難忘。杭州第19屆亞運會終將成爲過去,但那無數永恆的瞬間與動人的時刻,必將永載亞運史冊。
——我們怎能忘記,48歲的丘索維金娜在女子跳馬比賽中獲得第4名,遺憾地錯失領獎臺。當她離開賽場揮手致意時,收到全場觀衆最熱烈的掌聲。從17歲到48歲,從爲病重的兒子四處參賽,到如今純粹爲熱愛的體操事業奔波不歇,丘索維金娜與體操的故事,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更征服了全世界的體育迷。
——我們怎能忘記,在女子1500米自由泳比賽中,當其他選手陸續抵達終點後,越南選手武氏美仙還有100米沒有游完。所有的完賽選手和全場觀衆都在爲她吶喊、加油。當她到達終點的那一刻,全場爲她送上了最熱烈的掌聲。
——我們怎能忘記,站在田徑女子800米的領獎臺上,斯里蘭卡運動員塔魯希·迪勒薩拉·卡魯娜拉·迪薩納亞卡·穆迪揚塞拉格流下了激動的淚水。這位2004年出生的小姑娘爲斯里蘭卡隊奪得本屆亞運會的唯一一枚金牌,也是斯里蘭卡隊多年以來的首枚亞運田徑金牌。這枚熠熠發光的金牌,是對她不懈努力與頑強拼搏精神的最好褒獎。
——我們怎能忘記,在象棋個人賽第4輪的對決中,柬埔寨84歲選手江明庭對戰64歲的隊友黃長豐,兩位運動員的平均年齡達到74歲。而在江明庭旁邊不遠處的女子對局中,泰國隊女子棋手那塔里尼出生於2008年12月,還不滿15歲。這難得一見的場景,令“杭州亞運會年齡差最大賽場”成爲美談。
與君遠相知,不道雲海深。以體育促和平、促團結。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亞洲大家庭各成員堅持求同存異、合作共贏,顯得尤爲緊迫。以杭州亞運會爲新起點,體育將成爲推動亞洲團結合作再上新臺階的獨特力量。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爲鄰。今天,讓我們攜手同行,在未來的征程上互相瞭解、彼此親近、共同進步,續寫亞洲文明新輝煌,奏響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新樂章,共同開創亞洲更加美好的未來。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2023杭州,難說再見!
(解放軍報杭州10月8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