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亞運回眸|三大球表現未達預期:苦練內功方能厚積薄發

女排、女籃衛冕成功,“三大球”其餘隊伍表現未達預期——

苦練內功,方能厚積薄發

■解放軍報記者 馬晶

10月5日,杭州亞運會女籃決賽中,中國女籃以74比72擊敗日本隊奪冠。圖爲姑娘們在賽後慶祝。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足球、籃球和排球,作爲世界體壇最具影響力的集體球類項目,不僅是亞運會、奧運會“皇冠上的明珠”,也是世界各大頂級隊伍寸土必爭的戰略要地。

杭州亞運會上,中國女籃、女排勇奪金牌,成功衛冕;中國男排時隔17年再次闖進決賽,獲得亞軍;中國男足在2006年多哈亞運會後再次闖進八強,男籃、女足在銅牌賽中捍衛榮譽。

單從成績上看,中國軍團在杭州亞運會“三大球”項目上交出了一份尚屬不錯的答卷。然而,縱觀整個比賽過程,終究還是留下不少的遺憾。

杭州亞運會的“三大球”比賽,男子排球是最早誕生金牌的項目。

決賽中,中國男排在先贏一局的情況下被伊朗隊逆轉,以1比3不敵對手,獲得亞軍,時隔17年再次站上亞運領獎臺。中國男排在本屆亞運會上的整體表現值得肯定,一枚銀牌也來之不易。我們欣喜地看到,中國男排與亞洲傳統強隊之間的實力差距正在不斷縮小。

中國女排的金牌,更加振奮人心。

杭州亞運會前,中國女排在巴黎奧運會資格賽的爭奪中取得4勝3負的戰績,無緣直通巴黎,主教練蔡斌和全體隊員都承受了不小的壓力,他們渴望通過本屆亞運會來證明自己。6場比賽,6個3比0,中國女排強勢奪冠,第9次加冕亞運會冠軍。希望這枚亞運金牌能幫助中國女排暫時放下壓力,在休賽期更好地進行調整和訓練,強化球隊的整體攻防能力。

同樣收穫亞運金牌的還有中國女籃。決賽面對老對手日本隊,中國女籃在比賽中一度取得了17分的領先優勢。不過,日本隊在第四節連續命中三分球,一度追平比分。關鍵時刻,中國女籃的姑娘們不急不躁,堅決執行主教練鄭薇的戰術——李緣命中三分球,王思雨上籃打進,中國女籃以74比72險勝日本隊,成功衛冕亞運會女籃冠軍,也展現出了世界強隊該有的實力和心態。我們相信,這支中國女籃有機會在巴黎奧運會上給球迷帶來更多的驚喜。

24小時之前的同一塊場地上,同樣是在大比分領先的情況下,最終被對手以77比76逆轉,中國男籃顯然還需要更多的大賽磨礪。

帶着男籃世界盃上慘敗出局、無緣巴黎奧運會的不利局面來到杭州,主教練喬爾傑維奇和他帶領的中國男籃希望在本屆亞運會上重整旗鼓。對比世界盃參賽陣容,中國男籃陣中少了周琦、李凱爾和周鵬3名主力球員,整體實力有所下滑。

半決賽中,中國男籃遭遇菲律賓男籃。男籃世界盃上,中國隊就曾不敵對手。本屆亞運會,菲律賓隊並未派全部主力陣容出戰。前三節,中國男籃的領先優勢一度達到20分。然而,他們卻在第四節再次崩盤,在進攻和防守兩端都接連出現失誤。最後時刻,張鎮麟的中投未能命中,中國男籃以76比77不敵菲律賓隊,無緣決賽。

從領先20分到1分惜敗,中國男籃重蹈覆轍,短時間內兩次輸給菲律賓隊。對中國男籃來說,輸球不只是主教練或是某個球員的責任,而是全隊的打法和體系都出現了問題。近幾個賽季,CBA聯賽的競技水平止步不前,國家隊的成績直線下滑,中國籃球到了不破不立的階段,需要有新變化,才能看到新希望。

綠茵場上,中國女足收穫一枚銅牌,中國男足重返8強,也是球隊實力的客觀體現。

中國女足保留了參加世界盃的主力陣容,又徵調了幾位年輕球員。在幾場大勝過後,中國女足在半決賽中遭遇以年輕球員爲主的日本隊。在這場對決中,中國女足的防守接連出現問題,上半場連丟4球,以1比4落後。儘管女足姑娘們在下半場連追兩球,但最終以3比4惜敗,無緣決賽。在銅牌爭奪戰中,中國女足擊敗烏茲別克斯坦隊,拿到一枚銅牌。

男足賽場,由於很多對手在去年U23亞洲盃賽結束後就相繼解散了“99年齡段”隊伍,轉而將重心放在即將開始的2024年巴黎奧運會男足預選賽上。因此,本屆亞運會他們派出U22球隊參賽。在這種情況下,仍然以U24球員出戰的中國隊無疑佔據着一定的優勢。儘管如此,中國男足亞運隊還是在1/4決賽時不敵韓國隊。雖然重返8強,但可以看到,中國男足的技戰術水平與亞洲強隊仍有明顯的差距。

在總結杭州亞運會的參賽表現時,中國體育代表團副團長周進強表示:“‘三大球’表現不盡如人意。雖然女籃、女排成功衛冕,實現了預期目標,但男籃半決賽輸給非主力陣容的菲律賓隊、女足半決賽輸給日本二線隊伍,‘三大球’整體表現與人民羣衆期待還有差距。特別是男籃在關鍵場次、關鍵時刻沒有頂住壓力,在大比分領先的情況下被逆轉,再次暴露出在國家隊管理、技戰術水平、訓練、心理、臨場指揮等方面的問題。”

當然,無論成績如何,都不能動搖中國隊重振“三大球”的信心。未來,我們需要尊重項目發展規律、夯實青訓基礎、規範聯賽運營、加強國家隊管理,踏踏實實、久久爲功,探索出一條既符合國情,又與國際接軌的“三大球”振興發展之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