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中央,聚光燈下,兩位中年男子穿着機械腿,演繹着翻山越嶺、披荊斬棘的奔跑,氣喘吁吁卻始終意氣昂揚。
化夢爲刀,拼搏爲刃,他們互相砥礪,在人生的賽道上全力衝刺。10月22日(今天)晚上,杭州第4屆亞殘運會開幕式現場,“刀鋒戰士”潘俊帆和王廣玉君一同跑上舞臺,拉開了文藝表演《勇向前》的帷幕。
這場時長近7分鐘的表演振奮人心,瞬間點燃了現場氣氛,掌聲經久不息。大屏幕上金石篆刻的藝術化表現和舞臺上“刀鋒戰士”的肢體動作相得益彰,刀刻石開,詮釋着殘疾人運動員用堅韌和勇氣劃破命運的巨石,烙印生命的華章。
潘俊帆和王廣玉君在舞臺上亮相了3分鐘,他們各靠着一條腿,奔跑、跳躍着橫跨了整個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
這一刻,全場爲他們堅毅向前的奔跑喝彩。
這一刻,他們不屈而蓬勃的人生被世界矚目。
3分鐘的亮相,他們用了數年抵達
臺上3分鐘的奔跑,王廣玉君卻用了3年抵達,“從意外受傷,到與假肢磨合,再到自我調整,重新‘站起來’。”
王廣玉君坦言,自己的前半生是從普通走向低谷。2020年,在車間工作時,一塊長20釐米的鐵塊意外切入他的左小腿。32歲的他被迫截肢,陷入被命運捉弄的迷茫,“坐上輪椅時,我不想走出家門一步。”
直到潘俊帆的出現,像領路人一樣,讓這個山東男人有了人生重啓的希望。
台州人潘俊帆更早遭遇人生的難關。2015年一場車禍中,他失去了右小腿。他決定以奔跑的姿態迎接新生活,通過艱苦而科學的康復訓練,他穿上假肢,成爲“獨腳潘”。
從2016年戈壁108公里徒步走,到2017年中國九大地貌徒步走,從2018年完成鐵人三項70.3英里,到2019年在澳大利亞完成鐵人三項“大鐵”,再到2020年完成總里程513公里的越野挑戰,潘俊帆一次次挑戰極限,突破自己,“曾經兩條腿沒做到的事,如今一條腿做到了。”
一個人,一條腿,潘俊帆創造了一個個第一,如“全球第一位完成戈壁108公里挑戰賽的腿部截肢者”“全球第一位腿部截肢並完成鐵人三項70.3英里的中國人”“全球第一位走完涵蓋全球所有地貌無人區的截肢者”等等。
“我也喜歡運動,我也是小腿截肢,他可以活得這麼精彩,我爲什麼不行?”穿上“機械腿”,王廣玉君又騎上心愛的機車重回賽道。他開設自媒體賬號,發佈“獨腿騎士的日常”,創辦假肢俱樂部,和假肢朋友們走出去,也去全國各地幫助那些因故截肢的人度過難關。
“我的世界變得更大了。”王廣玉君感嘆說,“事故雖然打斷了我原來穩定的生活,但也開啓了我新一輪精彩的人生。”
能量傳遞不止於舞臺,文字和視頻記錄亦讓人動容
站在亞殘運會開幕式的舞臺中央,王廣玉君將其視爲自己人生中的高光時刻。
“很榮幸,也很驕傲,這是向世界展示中國風采的舞臺。”他真切地希望通過這場表演將那些曾激勵自己的正能量傳遞出去。
爲了臺上的3分鐘,過去幾個月,王廣玉君和潘俊帆排練了無數次,也一次次收穫真誠的喝彩。“每次我們彩排結束,站在場地邊、通道里的志願者和工作人員們都會自發地爲我們鼓掌。”開幕前一週,兩人一遍遍覈對動作細節,力求完美。10月21日,最後一次彩排結束後,潘俊帆倚靠在牆邊,仍拿着手機反覆觀看自己的表演視頻。
潘俊帆說,“我會一直努力奔跑,因爲等到跑不動的時候,我一定會懷念自己奔跑的姿態。”
“刀鋒戰士”的能量傳遞不止於舞臺。潘俊帆的人生經歷已被拍攝成紀錄片《獨腳潘》,也寫進了自傳《不負此生》中。開幕式結束後第二天,潘俊帆就要趕往成都,向學校老師分享自己研發的教育課程《人生信念》。
《人生信念》是他根據個人經歷,開發出的一門引導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的課程。這門特殊的教育課已經走進上海、北京、深圳、成都部分中小學,明年也將進入浙江20多所學校的課堂。它集合了九部20分鐘長的短片,通過講述潘俊帆人生中的九個故事,向學生傳達抗挫、樂觀、熱愛、自信、堅毅、合作、創造等九個主題。
從普通到低谷再到走向高光時刻,這段刻骨銘心的經歷讓王廣玉君愈發相信,每個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都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
“站上舞臺只是一時,生活最終還是會歸於平凡,但我會在平凡的生活中繼續努力做有意義的事。”王廣玉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