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屋裏衆多藝術項目給各地運動員帶來驚喜

在這裏,體驗中國文化的魅力

浙江在線10月27日訊(記者 應磊)今晚,亞殘運村文化屋裏熱鬧非凡,浙江省非遺傳承人、殘疾藝術家麻根英在這裏製作香囊,製作臺旁圍滿了運動員,一個個兔子形的香囊令他們愛不釋手。“桂花香味很受歡迎,我特地多帶了些天然幹桂花,足夠製作50個香囊。”麻根英說。

10月16日至28日,包括麻根英在內的杭州市殘聯“手藝超人”文創品牌殘疾人藝術家,在文化屋進行藝術項目展示體驗。豐富的展品和有趣的互動活動,常常讓在這裏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村民”流連忘返。

“文化屋有衍紙、剪紙、扇面畫、乾花香囊等體驗項目,大家在這裏感受中國文化,還可以把自己親手完成的作品帶回家。”亞殘運村文宣與媒體服務中心活動執行專員祝侃磊說。

來自伊朗代表團的輔助競賽人員Farhad Aghamoradi saghghezchi說:“在辛苦的比賽之餘,能夠在文化屋沉浸式感受中國文化,這真的讓我感到幸福。”

多種形式展示中國傳統文化,例如通過現代智能科技帶來的互動體驗,令“村民”感到新鮮和驚喜。“像八段錦3D視頻跟練、AI智能妙繪機器人、智能印章篆刻等智能互動活動,非常受歡迎。”亞殘運村文宣與媒體服務中心對外文化交流服務專員胡蘭說。

智能印章篆刻大受歡迎,每天限量推出40方。一名來自印度的隨隊官員,準備刻一方有自己中文名字的印章。在確認篆刻內容後,他在觸摸屏上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年代風格、字體樣式、設計細節等選項後,按下“確定”按鈕,機器就開始運作。幾分鐘後,一枚精美的印章就製作完成。

文化屋裏,瀰漫着運動員對中國文化的熱情,很多人在這裏嘗試書寫中文。來自印度代表團的運動員德維寫下剛剛學會的中文——亞殘運會口號“心相約,夢閃耀”。

“這幾天,我在亞殘運村學會了一些中文,我想寫下來作爲禮物送給自己。”德維對文化屋的活動很感興趣,“這裏的活動都很有趣,讓人感到愉悅,爲了參加這些有趣的互動活動,我一大早就到這裏來了。”

文化屋裏,一些由浙江殘疾人藝術家製作的藝術品陳列其中。“其中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作品,也有一些國際大賽金獎作品。”祝侃磊介紹,比如鉤針編織作品,在今年3月舉行的第十屆國際殘疾人技能大賽中拿到金獎。

杭州殘疾人書法家王淵鵬也在文化屋爲運動員創作書法作品。當得知他是亞殘運會火炬名字“桂冠”的書寫者,伊朗代表團運動員就把他們各自的獎牌掛在王淵鵬脖子上,一起分享快樂。王淵鵬說:“我們雖然語言不通,但心心相印,能共同感受創作的激情。”

數日前,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安德魯·帕森斯專門來到文化屋體驗,並連連稱讚:“競技比賽通常非常緊張、充滿挑戰性,運動員在比賽和訓練之餘,需要一個放鬆身心的地方,來緩解這些壓力。來到文化屋,可以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瞭解杭州的風土人情,這樣的體驗非常難得。”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