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相約,夢閃耀”,10月28日晚,杭州第4屆亞殘運會燦然落幕。
這一晚,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內,在有禮、有韻、有情之中,火炬以別具一格的形式緩緩熄滅,邀請場內外所有觀衆“乘夢飛,再相約”。
亞運會和亞殘運會,雖名稱有別,但一樣的理念、一樣的標準、一樣的狀態,賦予人們對亞殘運會更多的想象。杭州亞殘運會閉幕式,爲這場國際賽事、文化盛會畫上了句號,“兩個亞運”完美收官。
“兩個亞運、同樣精彩”,是杭州向世界許下的莊嚴承諾。直至這一晚,面對“兩個亞運如何同樣精彩”一問,我們才真正有底氣說,答卷已經交出,承諾已經兌現。
杭州亞殘運會閉幕式現場 圖源:視覺中國
一
有人這樣評價亞殘運會——如果說亞運會賽場上比拼的是最強健的體魄,那麼亞殘運會上展現的則是最不屈的精神。
亞殘運會的英文是“Asian Para Games”,比亞運會“Asian Games”多了“Para”一詞。“para”源自希臘語介詞,表達的正是平行、同在的意思。
毫無疑問,體育競技是最能體現殘疾人體育事業發展水平的平臺之一。回溯各大國際性賽事,中國曾連續9屆奪得亞殘運會及其前身“遠南”運動會的金牌榜和獎牌榜首位,實現殘奧會金牌數和獎牌數五連冠、冬殘奧會參賽大項全覆蓋,在聽障奧運會、世界特奧會等賽事上也取得了歷史性突破。本屆亞殘運會,中國代表團以214金167銀140銅收官,連續四屆蟬聯亞殘運會金牌榜首位。
2010年,經過重組的“遠南”運動會,以亞殘運會的名義首次在廣州開幕,由此開啓了亞洲同城同年舉辦“兩個亞運”的新篇章。從廣州到杭州,從首次舉辦“兩個亞運”,到再次成爲東道主,中國作爲亞洲大國和亞洲殘疾人體育事業發展最好的國家,始終秉持“兩個亞運、同樣精彩”的承諾。
本次杭州亞殘運會共設22個大項、564個小項,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屆亞殘運會。當全亞洲的目光再次聚焦殘疾人體育健兒,聚焦浙江杭州,中國殘疾人體育事業又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賽事猶如一面鏡子,讓人們更加領略到殘疾人競技體育的獨特魅力,也映照出殘疾人朋友對生命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透過賽事,我們看到中國殘疾人體育事業蓬勃發展,更看到中國人權事業與國家發展的成績。
浙江省黃龍體育中心外 圖源:視覺中國
二
從競技運動來看,亞殘運會與亞運會一脈相承;就羣體構成而言,二者則又互爲補充。無論身體健全與否,每個人生來便是一束光,都能成就同樣的精彩。那麼,對於“兩個亞運、同樣精彩”,杭州如何作答?
這份精彩,根植於相通的辦賽理念。從“亞運時刻”到“亞殘運時間”,變的是牌子、不變的是隊伍,亞組委和亞殘組委人員相同、理念相通。比如,19個亞殘運會競賽場館中,17個沿用亞運場館,亞殘運村727套無障礙客房和15大類無障礙設施的升級改造,也事先納入統一佈局。
“同年、同城”舉辦“兩個亞運”,除了有利於資源的共享、宣傳的持續,更大的意義還在於它所傳遞的理念與精神。正如曾響徹“大蓮花”的歌曲《愛的天堂》所傳遞的,有了“愛”的滋養和傳承,夢想天堂更令人追尋和嚮往。
這份精彩,體現在閃耀的生命之美。奪得金牌、衝破紀錄,是每位運動員站上賽場的目標,但這並不是唯一追求。當頑強的生命意志與澎湃的體育激情相激盪,無論是殘奧會、冬殘奧會還是亞殘運會,賽場上的勇士們對於生命的詮釋,早已超越比賽本身。正如10月23日溫州泰順運動員謝毛三摘得本屆亞殘運會首金時所言:“皮划艇運動對於我來說,意味着重生,也讓我找到了自信,給了我全新的生命。”
中國選手謝毛三在比賽中 圖源:新華社
這份精彩,離不開科技的助力加持。在前不久落幕的亞運會上,“科技狠活”的表現令世界矚目,數字火炬人“弄潮兒”更是成爲亞運會的經典記憶。
而本屆亞殘運會,從火炬傳遞中的“智能導盲犬”,到開幕式上智能仿生手點燃主火炬,再到數字人手語翻譯“小莫”、會“讀心術”的頭盔等,無一不是用數字賦能、科技助力,來真實彌補殘障人士的缺憾,讓許多原本“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
三
在依依惜別中,人們將精彩瞬間在腦海中一幕幕回放。“亞殘運時間”裏,我們除了見證來自亞洲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殘疾人運動員在賽場上奮力拼搏之外,還感受到許許多多的“額外”精彩。由此,筆者想到兩句話。
第一句話:用心往往體現在細節之中。
除了激烈角逐,亞殘運會,也是一場充滿柔情與溫暖的盛會。比如,賽場上,有一批特殊的“幕後英雄”。他們是領跑員、引導員、提示員,與視障殘疾運動員們默契攜手、奔跑衝刺。“你是我的眼”,他們雖然是賽場上的“配角”,卻是溫暖的“守夢人”。
賽場外的溫暖亦點亮城市,“城市側”與“賽事側”雙線並進。過去三年,杭州改造提升了14萬個無障礙點位及重要公共服務場所;公廁無障礙化率達到近七成……借亞殘運會東風,杭州實現了無障礙設施從“有”到“優”。
“細節控”的背後,是東道主的“將心比心”。杭州,一座以“無礙”助“有愛”的城市,處處透露着溫馨和溫暖。
第二句話:因爲有愛,精彩永不落幕。
透過亞殘運會這扇“窗”,在“更快、更高、更強”的競技層面之上,我們還看到了亞洲殘疾人運動員的“更團結”。
亞殘運會閉幕式上,火炬熄滅環節匠心獨運。在熄火儀式的故事中,實證中華文明的“中華第一舟”,載着聽障兒童和健全兒童一起暢遊時空,向“桂冠”火炬前行。
全球目前有逾10億殘疾人,其中有6億在亞洲。“追風、追光、追夢”,通過一場場精彩賽事,將奮進昂揚、勇毅前行的價值觀傳遞給每一個人,以生命影響生命,以生命點亮生命,凝聚起“心相約,夢閃耀”的蓬勃力量。
杭州亞殘運會閉幕式上的文藝演出 圖源:新華社
杭州亞運會“心心相融,@未來”的潮音尚在腦海縈繞,亞殘運會“心相約,夢閃耀”的盛會又落下帷幕,展現出杭州記憶、中國心意和亞洲情誼,呈現出無與倫比的精彩。
今後,需要思考的是,“兩個亞運”的精彩,比如無障礙環境提升、科技創新帶來的人文關懷等,如何推及更廣泛的殘疾人羣體?如何讓精彩不只是出現於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的辦賽週期內,更“飛”向未來的每一天,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精彩永不落幕。體育的魅力不止於競技、不止於賽場內;溫暖的關懷、精彩的詮釋也完全可以延續至未來。以上這些問號,需要更多時間與實踐來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