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運動進入“中國賽季”

【環球時報記者 周洋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許雲峯 李佳寅】多項國際頂級冰雪賽事近日在中國成功舉辦,以及衆多參加過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名將到來,讓這個冬天的中國冰雪賽場持續向世界釋放“熱效應”。截至目前,已經有2023至2024賽季國際雪車聯合會雪車和鋼架雪車世界盃北京延慶站、國際滑聯速度滑冰世界盃北京站、國際雪聯單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臺世界盃北京站、中國杯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重慶)、國際雪聯高山滑雪積分賽萬龍站(張家口)等頂級國際冰雪賽事在中國完美收官。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選手在中國爲廣大冰雪愛好者奉獻一場場冰雪盛宴,而作爲“中國賽季”主戰場,北京“雙奧之城”的魅力再度令世界矚目。

“冬奧遺產”連辦國際大賽

近期一系列冰雪項目高水平賽事的舉辦地分別是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雪游龍”、 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北京首鋼滑雪大跳臺“雪飛天”、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它們身上有個共同的標籤:2022年北京冬奧會場館。冬奧會結束後,這些“冬奧遺產”得到充分利用,這既是北京兌現申冬奧承諾的實際行動,也是發揮北京“雙奧之城”優勢、推動冰雪產業發展、助力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的有效實踐。

據悉,2023-2024賽季,中國將舉辦國際冰雪賽事18項、國內冰雪賽事91項。其中,國際滑聯短道速滑世界盃(北京站)、國際滑聯花樣滑冰大獎賽總決賽本週開賽。花樣滑冰大獎賽總決賽7日在北京首都體育館打響,這是冬奧會後首項落地北京的花樣滑冰世界頂級賽事,也是賽事時隔13年重回北京。北京市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杰介紹稱,“下一步我們還將引進其他冰雪項目的高水平國際賽事。這也是冬奧會後運用好冬奧遺產,以體育促消費助力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

冰雪“中國賽季”上座率較高,國際雪聯單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臺世界盃北京站決賽日,現場幾乎座無虛席,其中不僅有北京市民,更有一大批滑雪愛好者專程從外地趕來。冬奧級別的賽場服務保障工作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國際雪聯官員及參賽運動員均也對此次比賽的賽事組織及服務保障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繼2022年北京冬奧會後,澳大利亞選手特絲·科迪再次來到北京首鋼大跳臺,她在單板滑雪大跳臺世界盃北京站女子組決賽中獲得亞軍,談起比賽場地時她表示,“這是世界上最好的滑雪跳臺之一,它真的很漂亮。”國際雪聯官網評價稱,“北京的場地不僅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永久性、專門建造的大型跳臺,它是世界上最具標誌性的雪上運動場地之一……世界上真的沒有什麼地方能比得上它”。

7日,國際滑聯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總決賽在國家體育館拉開戰幕。首日進行的短節目比賽中,亮出阿克塞爾四周跳(4A)的美國小將馬裏寧排名男子單人滑第一,日本選手宇野昌磨和鍵山優真分列第二、三位。《東京體育報》8日稱,宇野昌磨志在衝擊賽會兩連冠,而馬裏寧短節目的領先優勢只有0.88分,9日進行的男單自由滑比賽依然充滿變數。展望終極之戰,宇野昌磨表示,“跳躍變多的自由滑是能拉開20分以上的表演,所以能看到有趣的戰鬥。”

主場作戰“精氣神兒滿滿”

越來越多的冰雪國際賽事來到家門口,也爲中國選手帶來主場優勢,他們通過“以賽代練”的方式提高競技水平、積累國際賽事經驗,併爲2026年米蘭-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奧會蓄力。

8日結束的國際雪聯單板滑雪世界盃雲頂站女子U型場地決賽中,中國名將蔡雪桐奪得冠軍,四屆冬奧老將劉佳宇以85.75分獲得亞軍。同日,短道速滑世界盃北京站各項目資格賽開始。本站比賽,中國短道速滑隊派出6男6女的參賽陣容,北京冬奧會“雙冠王”任子威迴歸,上演北京冬奧會後國際賽事首秀,女隊名單則與前兩站世界盃一致。

7日,自由式滑雪名將、北京冬奧會女子自由式滑雪U型場地技巧和大跳臺雙料冠軍谷愛凌亮相張家口密苑雲頂樂園,參加本賽季自由式滑雪世界盃U型場地技巧項目的爭奪,上演新賽季首秀,並以資格賽排名第一的成績晉級9日進行的決賽。谷愛凌的隊友李芳慧、張可欣分列預賽第三四名,攜手晉級。

奧林匹克官網稱,谷愛凌正重返自己最擅長的賽道,她完成今年1月以來的首場正式比賽亮相。谷愛凌日前接受奧林匹克官網採訪時稱,“我現在更專注於過程,而不僅僅是結果。也許正是因爲如此,我才更能享受當下,享受整個過程。在雪場的每一天對我來說都感到被祝福,讓我感恩擁有。”

11月18日,由孫楷智、甄恆、丁嵩、葉傑龍組成的中國四人雪車以兩輪滑行總成績1分57秒44收穫國際雪車聯合會雪車和鋼架雪車世界盃北京延慶站銅牌,這也是中國男子雪車獲得的首枚世界盃獎牌。另一組中國選手李純鍵、魏鵬、朱自龍和匙翔宇獲得該項目第七名。

11月17日至19日的國際滑聯速度滑冰世界盃北京站,高亭宇、寧忠巖領銜的中國速滑隊拿到2銀4銅。雖然未能登上最高領獎臺,但獎牌總數與上一站日本站的1銀1銅相比有大幅度提升。

寧忠巖北京站斬獲三枚獎牌(男子短距離團體追逐銀牌、1500米銅牌、1000米銅牌),他新賽季兩站世界盃總共出戰5次,每次出場都有獎牌入賬。北京冬奧會冠軍高亭宇重返國際賽場的首秀也是可圈可點,拿到北京站男子500米A組決賽第4,他直言,目前已恢復到最好狀態的70%到80%,並相信自己能重回巔峯。

中國速度滑冰女隊的進步有目共睹,韓梅、李奇時總共斬獲3枚獎牌,二人分獲北京站女子1500米第二三名,這是中國隊在1999至2000賽季之後,時隔20多年,再次登上該項目領獎臺。中國速度滑冰集訓隊總教練李琰賽後也爲隊員的表現點贊:“我們主場作戰真的是精氣神兒滿滿!”

北京冬奧冠軍蘇翊鳴再次在首鋼滑雪大跳臺“一飛沖天”,他憑藉總分184.50分拿到單板滑雪大跳臺世界盃北京站男子單板冠軍,爲逐夢2026冬奧增添自信籌碼。國際雪聯官網表示,選手往往在首鋼大跳臺上擁有驚人的能量,最強的莫過於中國的英雄蘇翊鳴。這位北京冬奧會冠軍現在回到賽場,並在主場獨佔鰲頭。比賽中的蘇翊鳴完成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旋轉,這意味着其他人只能爭奪第二名。

除了蘇翊鳴,日前迎來新賽季開門紅的中國名將還有在國外征戰的北京冬奧會冠軍齊廣璞,後者3日獲得國際雪聯自由式滑雪世界盃芬蘭盧卡站男子空中技巧冠軍。

賽事成爲撬動全民冰雪熱的槓桿

冰雪賽事的中國賽季漸入佳境,而賽事是體育產業的核心,也是撬動全民冰雪熱的有力槓桿。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總決賽8日下午在國家體育館“冰之帆”進行,據《環球時報》記者觀察,現場看臺上有不少家長帶着愛好滑冰的孩子觀摩學習。短道現場則更加火爆,儼然演唱會現場,中國選手每次出場都會引發歡呼聲,9日和10日的決賽門票早就搶購一空。

本月初,2023至2024北京冰雪運動消費季在國家速滑館啓動。啓動儀式先後發佈國際級冰雪賽事5項,推出國家體育場、國家速滑館、頤和園公園、陶然亭公園、南山滑雪場5個網紅冰雪打卡地,金融機構助力冰雪運動消費優惠活動3類。張家口崇禮區各大滑雪場也迎來遊客高峯期,12月中下旬,雲頂滑雪公園的41條雪道全面開放。

國家體育總局近期發出通知,第十屆全國大衆冰雪季於12月啓動,活動將延續到2024年4月。通過開展“冰雪嘉年華”“冰雪社區運動會”等特色冰雪賽事活動,持續鞏固和擴大“帶動3億人蔘與冰雪運動”成果。

《日經亞洲評論》近日報道稱,冰雪運動在中國的熱潮“從室外流行到室內”,中國民衆此前對於冰雪項目並不熟悉,但中國運動員在北京冬奧會上的表現,以及海量媒體報道提升人們的認知。目前中國的冰雪勝地正在快速增加,上海郊外正在興建大型室內滑雪場,這座綜合體育、文化、休閒、娛樂、旅遊於一體的度假村名爲“冰雪之星”。

國際奧委會官網此前表示,作爲有史以來第一座“雙奧之城”,北京不僅舉辦了令人矚目的冬奧盛會,還成功吸引3.46億人蔘與冰雪運動。截至2021年年初,全國已有654塊標準冰場,較2015年增幅達317%;已有803個室內外各類滑雪場,較2015年增幅達41%。預計到2025年,我國冰雪運動特色學校將達5000所。

硬件不斷提升的同時,中國冰雪運動的賽事與經濟產業形成共贏生態。《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體育遺產報告》顯示,2015年至2019年,我國共舉辦75項全國專業性冰雪賽事、10餘項國際賽事。中國旅遊研究院發佈的《中國冰雪旅遊發展報告(2023)》指出,2021年至2022年冰雪季我國冰雪休閒旅遊人數爲3.44億人次,預計到2024年至2025年冰雪季,我國冰雪休閒旅遊人數有望達到5.2億人次,冰雪休閒旅遊收入將達7200億元人民幣。

冰雪運動普及還有助於提升東北地區的經濟。中國旅遊研究院2022年1月在報告中指出,在對冰雪項目熱門旅遊目的地的調查中,黑龍江省排名全國第一,吉林省位居第二。這兩個省份的冬季氣溫低於冰點,降雪情況良好。顯然,滑雪和其他冰雪項目在中國大城市消費者中的吸引力越大,對區域經濟的提振作用就越明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