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奧運會向跨性別選手敞開大門之後,他們如何獲得參賽資格仍存在爭議。英國“賽場內幕”網2日稱,國際奧委會此前的指導方針中只要睾丸激素水平符合要求,就允許跨性別女性選手參賽,但現在跨性別女選手必須在青春期發育(12歲)之前完成性別過渡,以此來保證其他女性選手公平競爭的權利。按照這一要求,東京奧運會上首位跨性別選手、新西蘭舉重運動員勞蕾爾·哈伯德將無緣今年巴黎奧運會。
路透社稱,哈伯德在東京奧運會上表現不佳,但仍成爲體育領域最具爭議的人物。2022年6月,國際泳聯出臺“性別包容政策”,允許12歲之前變性的游泳選手參加女子項目。2023年3月,國際田聯更新面向跨性別選手的參賽規則,禁止經歷過男性青春期的跨性別女性選手參加女性精英賽事。在國際田聯主席塞巴斯蒂安·科看來,“這一決定是基於保護女性運動的首要需求”。
此後,更多體育組織開始出臺相應政策。2023年5月,英國自行車協會宣佈,禁止跨性別女性參加女子比賽;兩個月後,國際自行車聯盟(UCI)宣佈,禁止經歷過男性青春期的跨性別女性參加女性競技賽事,相關運動員可以參加新命名的“男子/公開”類別賽事。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3日報道,美國拳擊協會更新了2024年規則手冊,對跨性別運動員的身份界定出臺嚴格政策。該政策規定,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必須以其出生性別參加相應賽事”。18歲以上的跨性別女性選手必須接受生殖器移植手術,並在手術後至少4年內提交季度睾丸激素測試結果達標才能參加女性組比賽,18歲以上的跨性別男性選手也必須滿足類似要求。
事實上,體育賽事一直在包容性和公平性之間尋求平衡。美國女足名將拉皮諾歡迎跨性別選手加入美國女足,她認爲不應該剝奪跨性別選手的權利。而反跨性別活動家認爲,跨性別女性參賽是對女性運動的最大威脅——游泳運動員托馬斯是首位贏得美國全國大學體育協會(NCAA)一級聯賽冠軍的跨性別運動員,不過根據國際泳聯新規,托馬斯將無法參加巴黎奧運會。(李佳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