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中國職業足球能否期待?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新賽季中超聯賽3月1日打響,揭幕戰在衛冕冠軍上海海港隊和2022年冠軍武漢三鎮隊之間展開。此外,山東泰山隊由於挺進亞冠八強,其聯賽首輪比賽也提前至1日進行,日籍主帥黑崎久志率領的升班馬青島西海岸隊1日也在主場對陣河南隊。從1994年甲A聯賽開始至今(2004年改製爲中超),中國足球職業化正好走到第30個年頭,然而近來中國足球卻陷入新低谷。亞洲盃上,國足小組賽出局的糟糕表現,給聯賽的質量敲響警鐘。聯賽當中,球員們習以爲常的出球猶豫、缺乏跑動與對抗,與現代足球的快節奏發展潮流背道而馳。有球迷抱怨,“整個亞洲足球都在進步,除了中國隊”。

中國足球的低谷期仍需時間來消化,短期內要讓聯賽有質的提升很難,這需要各層級從球員到教練全方位的技戰術水平提高。在當前的環境下,中國足球想要向上提高,關鍵在於聯賽的健康發展。相比於幾年前“金元足球”盛行時國際大牌球星雲集,有球迷表示,近兩年中超星味越發黯淡。不過從數據上看,中超聯賽依然有足夠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據足協主席宋凱透露,上賽季中超聯賽場均現場觀賽人數1.99萬人,直播觀看量共計1.12億次,點播觀看量2.7億人次,這些數據均列亞洲首位。他也表示,發展聯賽將堅持兩個不變:“堅持打造亞洲一流聯賽和百年俱樂部的決心不變,堅持弘揚健康向上、公平競爭的足球文化不變。”

剛過去的這個冬天,上賽季聯賽冠亞軍上海海港和山東泰山在轉會窗開啓後對陣容進行了一定進補,兩隊仍是本賽季奪冠熱門。北京國安從教練組到球隊陣容都有補強,也在逐漸恢復元氣。至於剛奪得超級盃冠軍的上海申花,隊內新生代球員們在俄羅斯前國家隊主帥斯盧茨基的帶領下,也開始嶄露頭角。成都蓉城在冬窗引進韋世豪、嚴鼎皓等本土強援,不少足球分析人士認爲,成都蓉城本賽季不僅可以力爭亞冠資格,甚至具備中超聯賽爭冠的實力。

本賽季中超新面孔中,深圳新鵬城由上賽季中甲冠軍四川九牛更名而來。該球隊背靠英超曼城俱樂部所屬的城市足球集團,作爲目前中超聯賽唯一外資球隊,在配置上有着成爲聯賽頂配的潛力。另一支升班馬青島西海岸隊爲新賽季引進了20名新援,其雄心自然不止於保級。

本賽季,中超重回“5外援”制度,鼓勵“超長補時”。今年1月初,足協及聯賽管理部門爲俱樂部與品牌冠名重開“綠燈”,但鑑於近年來腐敗醜聞嚴重損害聯賽品牌形象,中超16支球隊在這項“利好”政策下尋求贊助並不理想,目前只有河南隊擁有新的冠名贊助商。

“開源”工作進展不順利,俱樂部普遍選擇了“節流”。據統計,整個中超冬窗引援支出累計僅1000萬歐元左右,大部分球員轉會交易甚至是“零價格”,無不顯現出“後金元時代”中超俱樂部在轉會預算上的總體疲軟。不過,也有足球評論員認爲,這樣的跡象意味着俱樂部的投資更爲理性,聯賽也可藉此機會走出此前的惡性循環。

反腐、防腐依然是這個賽季中國足協不可忽視的工作之一。2月29日晚進行的媒體通氣會上,足協副主席許基仁透露,爲了打擊和防範“假賭黑”,中國足協制定和實施三級職業聯賽裁判升降級方案,並建立裁判員“黑名單”制度。足協還設立社會和裁判界內部舉報平臺,並加強賽區超規超標接待裁判及其他違規違紀行爲監督監管。中國足協紀委書記柳屹還表示,中國足協將成立聯賽督導檢查組,在競賽監督外,不定期向賽區派出賽風賽紀監督員,對聯賽組織情況進行全方位監督檢查。

這些舉措給想要走出困境的中國足球多了一層保障,聯賽正尋求向一個可持續性的好方向發展。上賽季以聯賽第四名完賽的成都蓉城以及由2023年中國金帥獎得主于根偉帶領的天津津門虎,兩支隊伍開啓賽季套票銷售時,均在2分鐘內就售罄;北京國安雖暫未開售套票,但大概率也會“線上瘋搶”……希望中超聯賽以及中國足球能“低谷爬升”,不負這些熱情球迷的期待。(作者是本報記者 盧文驁)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