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大鐵”紀錄創造者苗浩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有機會的時候,我就不想留遺憾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盧文驁】在6月初的IRONMAN德國漢堡鐵人三項歐錦賽上,中國職業鐵人三項選手苗浩以7小時58分04秒的成績斬獲全場季軍,這也是亞洲選手第一次在“大鐵”比賽中突破8小時大關。憑藉這個成績,苗浩成功拿到今年夏威夷科納世錦賽的參賽資格。

所謂“大鐵”,包括3.8千米公開水域游泳、180千米自行車和42.195千米馬拉松,遠高於奧運會鐵人三項比賽所要求的1.5千米游泳、40千米自行車和10千米跑步。去年,苗浩曾在同一賽場以8小時19分12秒刷新個人最佳成績和中國大鐵紀錄。此次比賽苗浩刷新個人最佳成績,完賽時他幾乎用盡體能,靠着意志力爬過終點。

苗浩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其實身體的極限來得更早一些。“在馬拉松的前期壓力就有點大,當時眼睛是發黑的,臉和手都是麻的,注意力也沒辦法集中,當時感覺已經沒辦法專注到跑步和比賽中了。”但是心中的信念加上教練根據苗浩的分段成績提醒他有可能破8,支撐着苗浩繼續征程,“有機會的時候,我就不想留遺憾”。

苗浩出身於河北省游泳隊,後轉戰“八一”鐵三隊,直到2019年才正式成爲職業鐵三運動員。游泳的紮實功底給苗浩在鐵三游泳比賽中帶來一定優勢,但他依然保持謙虛:“游泳雖然是我的強項,過去充分的訓練讓我能夠在大鐵游泳比賽中節省體力,但是游泳在鐵三中佔比少,並不能算優勢。”苗浩的自行車水平在國內鐵三選手中已算前列,但他承認,自行車能力或許是他目前的劣勢,“國際上自行車高水平選手太多了。冬訓期間,我主動把自行車的訓練時間拉長,從2個小時提高到4個小時,並在架構和氣動上進行調整,來讓自己的運動表現進一步提高”。

長期的高強度訓練往往會給人帶來一定的負面情緒。苗浩表示,過去自己常常愛鑽牛角尖、內耗,“整個人比較急躁,遇到困難首先總想躲避,爲此走了不少彎路”。爲了應對負面情緒,他的選擇也很簡單:“與其內耗,不如思考如何去解決問題。”

苗浩作爲亞洲選手參加大鐵歐錦賽,一度讓一些外國選手疑惑,“一開始一些歐美選手會帶着一點懷疑的目光看亞洲選手,但是隨着成績的提高,也會有人主動跟你打招呼。亞洲選手在大鐵比賽中往往都是個位數,我希望能改變那些認爲亞洲人鐵三比不好的觀點。”

談及未來計劃時苗浩表示,7小時58分肯定不是終點,希望在10月的世錦賽上有所提高,並把鐵三的理念傳播出去,分享更多經驗,讓更多人少走彎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