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裁判”亮相巴黎奧運會體操賽場

AI“裁判”,正在體操項目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據央視網7月30日報道,北京時間7月29日,2024年巴黎奧運會競技體操男子團體決賽,由肖若騰、張博恆、蘇煒德、劉洋、鄒敬園組成中國男團以259.062的總成績收穫銀牌,日本和美國隊分獲金牌和銅牌。本屆巴黎奧運會體操項目應用了AI“裁判”的技術。據美國科技媒體The Verge 29日報道,AI“裁判”對體操運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操運動正在擁抱一個屬於AI的未來。

體操領域的AI“裁判”,全名爲裁判支持系統(The Judging Support System,JSS),由日本富士通公司與國際體操聯合會(FIG)合作開發。該系統能夠利用四到八個精心擺放的高清攝像頭捕捉運動員的動作,製作三維模型,並識別他們的動作內容是否符合FIG內部評審機構設定的參數。

體操的評分體系分爲難度分(D)和完成分(E)兩大部分,分別衡量運動員成套動作的整體難度和動作的執行質量。JSS系統可被用於計算運動員動作的難度分值,它能夠精準呈現運動員轉動的角度等肉眼難以判斷的細節。AI“裁判”本身並不做出評判,只有當體操運動員或教練員提出申訴,又抑或裁判組內部出現爭議時,它纔會派上用場。

據The verge報道,體操AI“裁判”系統的開發始於國際體聯主席渡邊守成的一句“玩笑”。2015年底,時任日本體協祕書長的渡邊守成戲稱,富士通應當開發一個機器人來給體操打分。這一玩笑話很快成爲了現實。2017年4月,渡邊守成成爲第一個當選國際體聯主席的亞洲人。同年富士通與國際體聯開始合作開發JSS系統,它於2019年首度在體操世錦賽上應用於鞍馬、吊環和跳馬三個項目,並在2021年的東京奧運會上“亮相”。2023年的體操世錦賽上,JSS已普及應用於所有的體操項目。在國際體聯和富士通公司共同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渡邊守成稱JSS的技術突破將使“所有運動員都將獲得公平、透明的評分,不只是體操運動員”。

The verge報道稱,國際體聯女子技術委員會主席多娜泰拉·薩基肯定了JSS應用的廣闊前景,表示即使是自己這樣具有多年經驗的評委,在評審時也會感到緊張與壓力,而JSS則不受此類情緒干擾。但她擔憂AI無法像有體操經驗的人那樣直觀地理解事物。她認爲,還需要做很多工作來“參數化”一切細節,使得JSS可以像人類一樣“看到”事物。

本屆巴黎奧運會體操賽事於7月27至8月5日舉行。新華社、《科技日報》此前報道稱本屆奧運會迎來AI浪潮,從輔助運動員訓練到輔助判罰,再到賽事轉播,AI正以多種方式影響着本屆奧運會運動員和觀衆。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