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赴法國特派記者 張振】聽着《男兒當自強》的背景音樂,法國女孩一板一眼地練起武術動作,還時不時發出一聲暴喝……這是奧運會期間巴黎上演的“文化交融”的一幕,當地時間3日,中國傳統體育文化主題活動在巴黎奧運會“中國之家”開展,30餘名法國青少年及其家長到場參加,他們觀看了武術表演,深度體驗了投壺、捶丸等傳統活動,現場充滿歡聲笑語。
“中國之家”是中國奧委會爲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國際綜合性運動會設立並運營的綜合性服務設施,2010年冬奧會期間,首個“中國之家”在溫哥華開設,跟隨中國運動健兒征戰奧運的腳步,“中國之家”去到了更多地方:倫敦、里約……它不僅爲中國體育代表團征戰國際大賽提供保障,還爲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展示中華傳統文化、加強中外體育交往搭建了良好平臺。據瞭解,巴黎奧運會“中國之家”將運營至8月10日,人們可通過“中國之家”微信公衆號和小程序預約前往。
預約成功,《環球時報》記者走進位於法國巴黎所羅門羅斯柴爾德公館的“中國之家”,展覽區內容豐富,擺放着彩繪仕女騎馬俑、2008北京奧運會火炬、2022北京冬奧會火炬等展品,在回顧中國代表團奧運之旅的同時展示中國古代體育運動的風采。
今年恰逢中法建交60週年,展區還設置了專門區域回顧中法體育交流歷史,陳列展品包括1998年中法足球對抗賽雙方球隊的球衣等。
當天舉行的中國傳統體育文化主題活動也很豐富,中國國家級非遺詠春拳項目傳承人向大家介紹詠春拳背後的文化,並現場進行“實戰演練”。法國青年也展示了自己對中國“功夫”的熱愛,9歲女孩Annebelle在現場表演了一套中國武術動作,一旁的外國友人掏出手機,一邊錄像一邊感嘆,Annebelle的動作不僅流暢到位,還相當有氣勢,時不時發出的喊聲很是洪亮。表演結束,Annebelle不僅收穫了熱烈的掌聲,還收穫了一隻主辦方送上的冰墩墩。
人們可以在現場體驗中國非遺書法篆刻、投壺、捶丸、漆扇製作等項目,記者看到,現場每個“體驗點”都吸引了不少法國青少年,有人第一次投壺就成功,十分興奮,引得更多人過來嘗試。“投壺從射禮演變而來,誕生於距今22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在中國古代各個時期,投壺都是非常流行的活動……”活動現場,志願者詳細介紹了投壺的起源、發展以及基本遊戲規則,讓大家更加了解這項遊戲及其背後的文化。這些活動展示了中國體育文化的深厚底蘊,併成功通過巴黎奧運會這一平臺將其推向海外,讓更多外國友人瞭解它、愛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