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林匹克美術大會看非遺傳承

【環球時報赴法國特派記者 張振】當地時間8日,“共築和平——2024(巴黎)奧林匹克美術大會”在巴黎塞納國家音樂中心開幕。此次活動由巴黎奧組委授權,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和法國造型藝術家協會共同主辦,國際奧委會副主席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主席楊曉陽、北京奧林匹克文化促進會執行主席夏斯均、法國造型藝術家協會主席雷米·艾融等出席開幕式。大會旨在通過藝術的力量,傳遞和平與友好的信息,促進全球文化交流與理解。

奧林匹克美術大會(以下簡稱“奧美大會”)是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在北京奧運會期間創辦的、以奧林匹克藝術爲主體的國際文化交流平臺,16年來先後在北京、倫敦、里約熱內盧等奧運名城舉辦,約1.7萬名藝術家參與。據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創研部主任、本屆“奧美大會”組委會祕書長紀連彬介紹,大會徵集中國、法國、西班牙、烏茲別克斯坦等多國和地區90位藝術家的120餘件(組)作品。國外藝術家作品在法國造型藝術家協會的邀請下以油畫、雕塑的形式呈現,體現世界文明的交融性成果。

在當天的“奧美大會”上,受邀參加活動的汝瓷傳承人及陶瓷藝術家李可明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說,汝山明中法款天青釉茶敘杯在塞納音樂廳發佈亮相,用非遺打造了一場充滿東方浪漫的茶敘活動。汝山明以釉色瑩潤,造型典雅新穎的特質在中國陶瓷領域的各大獎項中屢獲殊榮,多次入編經典案例選,如榮獲2021品牌傳播設計紅點獎、“工美杯”創新設計大賽榮獲銀獎,入編國家普通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十三五”規劃教材案例等,產品曾多次被用於外事活動並被各國政要所收藏。

李可明說:“此次‘奧美大會’是官方認證的重要的文化交流平臺之一,奧運會期間除了體育,也有藝術、音樂等方面的交流,此次大會給我最大的收穫就是中國的非遺和優秀傳統文化一定要有國際視野。中國汝瓷已經有千年的歷史,但是對許多人來說可能還有些陌生,我們需要讓普通人知道它的使用場景,和當下建立更多聯繫。” 

李可明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奧美大會”爲中法藝術家搭建了交流平臺,讓彼此接觸更多元的文化,而“向上向前,永不放棄”的體育精神與薪火相傳的非遺傳承也有相似之處——如何讓非遺技藝的記憶不斷延續,讓相關工藝技術更加精湛,這也是我們面臨的時代課題。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