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擊劍錦標賽北京時間昨晚(7月27日)結束了女子佩劍個人賽,16歲的中國小將潘其妙斬獲銅牌。
擊劍世錦賽女子佩劍個人賽,16歲的中國選手潘其妙一路過關斬將,闖入八強。潘其妙在青年賽成績突出,此次也是她首次征戰成年組世錦賽。
四分之一決賽潘其妙對陣保加利亞選手伊利耶娃,以15比14險勝對手晉級半決賽。
半決賽,潘其妙的對手是個人中立運動員埃戈裏安,她也是2016年裏約奧運會金牌得主。
第一局潘其妙以5比8處於落後
第二局,埃戈裏安逐漸將比分拉開,潘其妙8比15不敵對手
最終,潘其妙獲得本屆世錦賽女子佩劍個人銅牌。這也是中國隊在本屆世錦賽中收穫的首枚獎牌。
新聞多看點
擊劍運動有三個劍種:花劍、重劍和佩劍。不同劍種的運動員,穿的衣服也是不同的。大部分擊劍運動員的金屬衣會在比賽中通過電路接入電子裁判器。金屬衣的背後有何奧祕?一起了解。
擊劍運動員的金屬衣如何幫助裁判計分?
國家擊劍隊女子佩劍運動員 饒雪怡:佩劍的頭盔整個都是金屬的,是可以導電的。佩劍的金屬衣含有導電纖維,上半身被刺中時會亮燈。
佩劍運動員穿好全部裝備後,從手腕到頭盔,再到金屬衣,通過一個金屬夾相連接形成電路,就完成了頭盔和身體衣服的電路通路。
整體通過一個小插頭接入埋在地下的電源線,就可以接入裁判器,讓整個電路閉合。當擊中有效區域時,就會觸發裁判器亮燈。
國家擊劍隊器材師 侯志剛:燈亮了只是告訴被擊中了,裁判再根據規則要求,誰是優先權來得分,那是裁判來判決的。佩劍運動員規則規定腰部以上都是有效部位,包括手套、護袖那一塊也是帶金屬面料,也是屬於導電的。金屬絲有好幾種,有用不鏽鋼絲的,也有用鎳的,還有別的材質做出來的。織成布,最大電阻不能超過5個歐。如果金屬衣上比賽的時候有斑點,就是綠色的生鏽汗鹼,在國際比賽上只要發綠就不讓比賽了。
擊劍比賽不同劍種用劍有哪些區別?
不同的劍種比賽規則不同,擊劍運動員所穿的金屬衣所覆蓋的身體範圍也就不同,幫助裁判精確判斷有效擊中。而運動員手中所拿的花劍、重劍和佩劍之間也有細微區別。
總檯央視記者 杜思源:我手上的花劍有一根紅色的長線,它其實是埋在劍裏面的一根電線。當完成一次擊中的時候,劍頭的位置500克左右的壓力向下,與對方的金屬衣相連接,這個電路就會完成一次閉合。
國家擊劍隊男子花劍運動員 許傑:花劍相對於其他兩個劍種,更多的是對主動權的掌控,可以運用更多的戰術,也更有趣味性。
饒雪怡:花劍和重劍的劍尖會有彈簧頭,它刺上去接受到壓力了之後,纔會亮燈。佩劍主要是以劈爲主,也可以刺,劍尖是沒有彈簧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