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amai馬俊:AI是網絡安全的雙刃劍,驅動攻擊與防護並進

環球網財經中心《環球問策》系列報道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林迪】近日,Akamai發佈《2025年Web應用與API安全態勢分享》(以下簡稱《報告》),Akamai大中華區解決方案技術經理馬俊向記者深入解讀了該《報告》。馬俊強調,AI技術正深刻影響着互聯網安全的格局。

他指出:“AI已經被廣泛地用在了互聯網的自動化攻擊、漏洞預測和使用,並且廣泛地利用在了代碼編程上。所以我們針對AI新技術的網絡攻擊威脅,最好的辦法也是利用AI的技術去進行治理。”

《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Web攻擊次數達到3110億次,同比增長33%。特別是在亞太地區,Web攻擊激增73%至510億次。API攻擊同樣不容忽視,OWASP API Top 10相關攻擊月增長率達32%,API風險損失預計將在2026年超過1000億美元。

馬俊進一步解釋了Web攻擊與API攻擊的區別與聯繫:“Web是我們在網頁當中可見的那部分,而API攻擊則是針對軟件之間通信接口的攻擊。兩者既有相同之處,也有諸多差異。”

他特別指出,未授權或不恰當的授權是導致敏感數據泄漏和系統滲透的主要原因。

在API安全方面,《報告》揭示了四大風險:API濫用、測試頻率下降、缺少事先測試以及殭屍API和影子API。馬俊舉例說:“我們發現某個電子商務企業因API未進行充分校驗,導致同一時間從不同IP地址發起大量請求,造成虛假用戶註冊和短信發送,帶來了直接的經濟損失。”

隨着全球各地區對互聯網安全和數據隱私保護的要求日益嚴格,合規性成爲企業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報告》指出,違反OWASP和MITRE框架的API安全事件顯著加劇了企業的合規風險。馬俊強調:“OWASP API3/API5/API2等身份認證漏洞因過度暴露用戶隱私數據,導致大規模數據泄露,給企業帶來了非常大的安全風險。”

不同行業在面臨API安全風險時,既有特異性也有共性。馬俊分析道:“電子商務行業在購物季、促銷季等時段攻擊水平顯著提升,而金融行業則可能因地緣政治事件引發針對性攻擊。但無論哪個行業,都面臨着複雜性Web攻擊和AI驅動的新攻擊模式。”

《報告》提到,AI技術被攻擊者用於戰略性選擇目標、攻擊自動化、流量型攻擊以及基於行爲的攻擊等模式。馬俊警告說:“AI通過自動化編寫釣魚郵件,誘導點擊後竊取設備信息並挖掘企業系統漏洞,形成複雜性增強的攻擊鏈。”

據介紹,在亞太地區,Web與API攻擊總量年增73%至510億次,金融業成爲Web攻擊的主要目標,年增長率超過52%。新加坡在DDoS攻擊方面尤爲嚴重,2024年遭受了4.7萬億次攻擊,位居全球前列。馬俊指出:“新加坡、印度、韓國和印尼是DDoS攻擊的主要受害國家,12月峯值達5040億次,創歷史新高。”

針對當前的安全挑戰,Akamai在《報告》中提出了六項安全策略,助力企業構建全面防護體系。

馬俊總結道:“我們需要建立全面的安全計劃,實施穩健的互聯網安全措施,採取主動防禦策略,緩解API漏洞,抵禦勒索軟件威脅,並積極應對AI帶來的新挑戰。”

具體來看,策略包括將安全需求融入開發環節、利用AI對抗AI攻擊、部署DDoS防護工具、加強API測試與態勢管理、重點防控內部滲透風險以及全面應用AI防控技術等。馬俊強調:“我們要利用AI技術提升安全運維效率,同時加強安全人員的AI技能培訓,以更好地應對未來安全挑戰。”

展望未來,馬俊認爲,AI技術將繼續深刻影響API安全防護模式。他透露:“Akamai即將發佈針對AI模型具有防護能力的AI防火牆,以應對當AI本身成爲攻擊目標的新趨勢。”他強調,企業需提前佈局AI安全防護能力,利用AI加速安全運維,對抗AI攻擊,並保護自身AI系統的安全。在構建API安全生態方面,馬俊倡導安全廠商、雲服務商與用戶之間形成共享責任的合作模式。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