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7月2日消息,據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最新披露,蘋果公司近日獲得一項名爲“沉浸式虛擬顯示”(Immersive Virtual Display Systems for Mitigating Motion Sickness in Moving Vehicles)的專利,該技術通過動態調整虛擬畫面與車輛運動的同步性,針對性解決乘客在移動車輛中使用VR頭顯時常見的暈動症問題。
分析認爲,這一突破性技術或將率先應用於蘋果旗艦級混合現實設備Vision Pro的後續版本,爲其在車載娛樂、航空旅行等場景的普及掃清關鍵障礙。
據悉,暈動症(Motion Sickness)的根源在於視覺感知與前庭系統(平衡感)的信號衝突。當乘客在行駛的車輛中佩戴VR頭顯時,虛擬畫面中的靜止場景與身體感受到的顛簸、加速形成矛盾,導致大腦混亂並引發噁心、眩暈等症狀。
專利文件顯示,該技術可兼容“完全封閉式VR頭顯”與“透明AR/VR混合設備”,暗示其可能同時服務於Vision Pro的沉浸式模式與空間計算場景。
對比競爭對手,Meta Quest Pro的“運動平滑”功能僅能通過簡單畫面模糊減少衝突,而索尼PSVR2的“動態注視點渲染”則未針對車輛運動優化。蘋果的專利被視爲“下一代VR頭顯的標配技術”。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曾在2025年WWDC開發者大會上預告的“空間計算新場景”中,已多次提及“移動中的無縫體驗”。
據供應鏈消息,蘋果已要求臺積電爲下一代Vision Pro芯片(預計2026年發佈)預留3納米產能,並要求LG Display加速研發輕量化Micro-OLED屏幕,暗示技術落地進程加速。
自2024年6月發售以來,Vision Pro因售價高昂(3499美元起)、應用場景有限,銷量持續低於預期。摩根士丹利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Vision Pro全球出貨量僅28萬臺,不足蘋果最初年目標(800萬臺)的4%。分析師指出,暈動症解決方案可能成爲扭轉局面的“殺手鐧”。(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