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2025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在北京盛大啓幕,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王翔出席大會開幕式並作《跨越創新鴻溝,深化數實融合》的主題演講,系統闡述了中興通訊以“多快好省”爲核心策略,推動人工智能從技術奇點邁向大規模產業落地的實踐與展望。
王翔指出,AI技術在過去兩年取得的成就已超越歷史70年累積,當前正處於從早期市場向主流市場擴散的關鍵階段。他援引數據指出,到2030年,AI對全球經濟的影響預計將超15萬億美元,而當前AI技術正跨越奇點,向工程和商業落地發展,創新擴散進程顯著加速。在這一背景下,中興通訊從智算基礎設施建設、AI大模型技術發展及深度系統工程創新等,圍繞“多快好省”,推動產業跨越創新鴻溝。
“多”:構建開放生態,提供多樣選擇
王翔表示,“多場景、多選擇、多夥伴” 是破解 AI 落地瓶頸的基礎。中興通訊致力於打造開放異構基礎設施,爲客戶提供多樣算力和方案選擇。
在硬件層面,中興通訊打造開放解耦算力底座,提供異構算力芯片靈活可選,並通過參數調優和算子優化等,大幅提升算力卡性能,最高的可提升一倍左右;同時在網絡互聯方面,中興通訊打造的OLink互聯平臺,基於開放互聯架構和標準,支持TP16到TP128,可實現異構芯片互聯並具備高可擴展性,爲構建更大算力網絡提供了更多選擇。
在軟件層面,中興通訊構建開放協同軟件生態,全面適配行業主流大模型,並支持主流模型的無感低成本遷移。王翔指出,硬件決定基礎能力和核心成本,軟件則決定未來生產力的上限。對大量中小型企業來說,進入AI領域存在一些客觀困難,如企業希望用更小的模型和更少的成本解決核心問題等。中興通訊通過開放軟件生態,讓客戶有更多選擇,並在行業縱深上發力,如解決軟件開發企業的代碼問題,以及製造工廠的全流程設計問題等。
在承載業務的終端層面,中興通訊從個人終端到家庭終端全面注入AI能力,開發多樣AI終端,提升智能交互體驗。王翔提到,智能的體現最終還是要落在端上,中興通訊一方面在終端上內置AI,另一方面考慮到AI對算力的要求高,在一些場景下,採用雲電腦的方式,將算力放在雲端,讓普通終端也能運行高性能AI應用。公司雲電腦業務今年上半年增長約200%。在家庭終端方面,智能入家是後續的一個重要方向,將圍繞網絡、算力、智能體和陪伴機器人四個領域持續提升家庭應用體驗。此外,垂直應用領域,中興通訊在18個行業與1000+頭部夥伴合作,提供行業數智化應用賦能,幫助企業快速融入AI領域。
“快”:加速應用創新,快速網絡觸及
AI 落地的核心痛點在於部署慢、觸達慢,中興通訊從開發與網絡兩端提供“雙加速”。王翔介紹,在開發創新方面,中興通訊推出導航式AI訓推平臺,通過數據智能標註、模型訓練到部署推理的全流程優化,以及Co-Sight智能體工廠等,把AI能力組件化,讓客戶和生態夥伴可快速實現定製與創新,豐富AI應用、加速AI普及。
在網絡層面,中興通訊提供更高速、更融合、更智能的連接能力,讓AI無所不達並可快速觸及。公司推出無線泛在萬兆和有線50G PON等技術,實現基於AI的超高清直播、多融合感知和XR應用等,進一步拓寬AI應用場景。如利用AI精準定位光纖故障、利用通感智算一體化在安陽提供低空血液輸送項目並獲GLOMO創新獎等。
“好”:橫向極限擴展,縱向極致性價
企業AI部署存在“橫向擴展成本高、縱向深挖效率低”的矛盾,針對不同算力需求,中興通訊形成 “橫向擴規模、縱向提性價” 的雙軌佈局。王翔指出,橫向層面,中興通訊通過超高速光互聯和芯片內置確定性算法、超高緩存轉發及全局調度優化等創新,打造算內、算間確定性精準高效互聯網絡,可實現 300 公里範圍無損拉遠,且算力損耗低於 5%,突破大規模集羣組網上限。同時,推出的正交方案超節點,可基於N x 64擴展至 8192 卡規模。縱向細分領域,大多數中小型企業解決特定問題的需求都在64卡之內,中興通訊基於 “性能與成本的平衡”設計 ,推出 Nebula X64 架構服務器,單機櫃集成 64 個 GPU卡,爲中小型企業提供 行業最優性價比超節點,兼顧高性能與經濟性。
“省”:降低應用門檻,推動AI普惠
讓衆多企業用得起、用得好 AI,關鍵在“省”。王翔表示,“省”除了在CAPEX環節要考慮,OPEX也很重要。中興通訊通過統一調度與多維框架優化,可實現算力成本的大幅下降及彈性配置,如通過多卡多模型的協同設計,在算力的部署調用上,就可節省成本50%以上。此外,對於一些特定用戶,中興通訊推出的 AiCube 全系列智算訓推一體機,可將傳統千萬級的訓推成本降至百萬級,同時提供預配置、運維智能化等工程化工具,讓用戶在不具備專業技術能力的情況下也可以通過一鍵部署和導航式使用,實現小時級的開通使用和日常維護。在此基礎上,中興通訊還針對不同行業的不同領域提供各類具體應用模型,可讓用戶靈活選擇並輕鬆使用。
最後,王翔強調,中興通訊將秉持開放共贏理念,以全棧智算能力做厚AI基礎設施,做深行業應用,與全球夥伴共同跨越創新鴻溝,推動數實融合走向縱深。(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