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文檔、騰訊會議推出“國家公園版”辦公模式 用科技產品踐行ESG理念

12月2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騰訊在騰訊文檔、騰訊會議中推出“國家公園”版辦公模式,讓大熊貓、海南長臂猿、東北虎、普氏野馬等國家公園及候選區旗艦物種和自然風光,融入線上辦公,邀請用戶“來國家公園上班”。該模式還引入了科普文檔及“碳積分”體系,用戶在雲賞國家公園之美的同時,化身“低碳達人”,助力節能減排。

用戶在騰訊文檔小程序中打開“自然模式”,即可開啓國家公園主題動態文檔背景、珍稀動物頭像光標、國家公園個性裝扮3種互動功能。在該模式中,5大國家公園及候選區旗艦物種化身動態背景和頭像光標,在線演繹上班的不同狀態,兼具科普性與趣味性。“自然模式”下,用戶還可以點擊其中的“科普文檔”,瞭解更多國家公園和旗艦物種知識,參與生態保護公益行動。首次開啓“自然模式”的用戶將自動獲得一朵騰訊公益小紅花,用於公益項目捐贈。

騰訊會議同時上線了“國家公園與旗艦物種款”虛擬背景、頭飾和邊框,用戶可自由選擇用於裝扮線上會議場景,一鍵連接“生活”與“遠方”。使用“國家公園款”虛擬背景,可獲得額外的碳積分,用於兌換會議加時卡、騰訊視頻會員等福利。

“碳積分”體系由騰訊會議於11月下旬推出,旨在鼓勵用戶通過線上會議,踐行綠色低碳生活,用戶完成低碳任務即可獲得相應的碳積分。

近年來,由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構成的ESG理念日益成爲評價企業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的通用體系。騰訊正積極探索利用科技助力社會發展,將ESG理念融入產品與業務發展。此次騰訊推出“國家公園”版辦公模式,深度結合生態保護理念與明星產品,將鼓勵用戶更多使用數字化辦公工具,以實際行動支持節能減排、生態保護。

按《在線會議助力碳減排量化研究報告》標準計算,騰訊會議平均每次在線會議產生的碳減排量,相當於約20棵樹每年產生的碳匯量。上線以來,騰訊會議用戶實現了超過1500萬噸的碳減排量。同時,根據《在線文檔產品碳減排績效研究報告》標準進行計算顯示,2022年超2億用戶使用騰訊文檔,共計實現21.47萬噸碳減排量,其中雲端存儲和傳輸環節的減排量,相當於至少15.5萬畝森林一年產生的碳匯量。

2022年以來,騰訊與國家林草局合作打造了“雲遊”國家公園等創新項目,帶領公衆深度體驗大美國家公園。目前,已有近5600萬用戶參與互動,全網超10億人次體驗。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