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 記者 文雯】鞠慧,一位紮根鄉土、心繫兒童的作家,以她細膩的筆觸和深沉的情感,爲讀者們描繪出一幅幅生動的鄉村畫卷。她的文字不僅記錄了鄉村女性的堅韌與美麗,也關注着未成年人的成長與困境。在她的創作世界裏,每一個故事都飽含着對生活的熱愛與對未來的期許。
鞠慧的創作之路始於對書籍的熱愛。在物質匱乏的農村童年,書籍是她最珍貴的寶藏。她回憶道,小時候偶爾從同學手中借到一本文學書,那種快樂無法用語言表達。她甚至用姥姥縫的新沙包,換來了一本文學書,讀得連晚飯都顧不上喫。這些趣事,如今成爲她創作路上的珍貴記憶。
書籍不僅滋養了她的童年,也讓她在寫作上找到了方向。每週的作文課成爲她最喜愛的課程,寫作對她來說,是一種水到渠成的表達。正是這種對文字的熱愛,開啓了她漫長的創作之旅。
鞠慧的作品常常聚焦鄉村女性和未成年人的成長。她出生於農村,對鄉村女性的勤勞、善良與堅韌有着深刻的體會。她的筆下,有《女兒灘》中爲夢想付出沉重代價的芳草、燕子和春柳;有《大河兒女》中在被背叛後選擇堅強的金惠珍;還有《杏花如雨》中命運多舛的留守女孩孫雨。
除了關注鄉村女性,鞠慧也致力於未成年人的成長問題。她在法院擔任了十年陪審員,接觸到許多未成年犯罪的案例。她試圖通過文字找到原因,以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她創作了紀實文學“中國好少年金盾叢書”和《迷失的花季》系列。這些作品不僅記錄了孩子們的故事,也傳遞了對未來的希望。
鞠慧的最新作品《黃河灘上四季歌》系列,靈感來源於她的家鄉——黃河岸邊的濟陽縣(現爲濟南市濟陽區)。她希望通過這套書,讓讀者感受到黃河灘的獨特魅力。與以往作品不同,這套書詳細描寫了灘裏的民俗、民藝和民間生活,是她首次嘗試創作橋樑書。
《黃河灘上四季歌》系列通過八歲男孩穀雨的視角,展現了黃河灘的美景、美食、民俗和遊戲。鞠慧希望通過這些故事,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動手能力和團結友愛的精神。她還巧妙地融入了傳統文化的傳承,如鼓子秧歌表演和黑陶製作,讓孩子們在玩耍中收穫成長。
鞠慧深知閱讀的重要性。她認爲,閱讀是“投入小、收益大”的事情,它不僅能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還能滋養心靈。她推薦孩子們閱讀知識性與趣味性兼備的科普讀物。她特別推薦《小王子》《我親愛的甜橙樹》《魯濱遜漂流記》等經典作品,希望孩子們在閱讀中找到快樂,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鞠慧還強調了人物傳記類書籍的重要性。她參與創作的“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系列叢書,通過講述英模人物的故事,激勵孩子們樹立遠大目標。她希望孩子們在閱讀中成爲會發光的自己,照亮自己的未來,溫暖周圍的世界。
鞠慧的創作之路,是一條用文字記錄生活、傳遞力量的旅程。從童年對書籍的熱愛,到關注未成年人的成長,再到最新作品《黃河灘上四季歌》系列的創作,她始終堅守着對文學的熱愛與對生活的敬畏。她的文字,如同黃河灘上的四季歌,充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