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河南省人民醫院豫東分院見到從支援永城抗‘疫’隔離期滿,放棄休息時間,直接來單位上班的王春婭,她正在對一名孕婦進行孕檢。通過交談,她笑着說,從今天早上到現在一直在爲來診人員做檢查,這已是第16名了。”對來檢者和藹的微笑,親切的話語,嫺熟的動作,精湛的醫術,讓人不由得對她肅然起敬。
今年4月4日,面對永城突如其來的疫情,王春婭首當其衝遞交了援永抗疫“請戰書”,和310名醫護人員集合出發馳援永城。抗疫一線的她詳細地排查流調每一位人員信息,與同事並肩作戰,4個小時便完成27個自然村和6所學校2萬餘人次的核酸檢測採樣。汗水浸透抗疫服,摘下護目鏡和口罩後,她的臉上早已留下一道道深深的勒痕,雙手背部也出現了紅色丘疹,但她沒有一聲抱怨,因爲在她心裏,人民的健康和安危是第一位的。她用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醫護人員的醫者仁心和醫德本色。
說起王春婭,她從小的理想就是當一名醫生,帶着對醫學的熱愛和對家鄉的感情,剛從醫學專業畢業的她放棄了在大城市就業的機會,回到了家鄉,成了守護生命的臨牀醫務工作者。多年來,王春婭用紮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豐富的臨牀經驗,救治服務了無數病人,從未出現過醫療差錯和事故,精湛的醫術和熱心的服務贏得了來診人員的稱讚。在記者採訪王春婭時,孕婦李麗讚不絕口:“很榮幸認識王春婭大夫,她對工作非常認真負責,我如果稍有不適就給王春婭大夫聯繫,她不管是在就診期間還是在下班期間都會第一時間解答,讓我感覺心裏很踏實,很安心。王春婭大夫的醫德、醫風、醫術我非常的認可。”
杏林春暖,正是王春婭的寫照,在婦產科,產婦生產的過程中,有時情況會瞬息萬變,本來非常順利的產婦就可能出現突發情況。她向我們講述了一名產婦驚心動魄的五分鐘,那是一名第三胎的產婦宮口已開6公分,上了產牀準備生產,她站在產婦旁邊不停的鼓勵產婦並指導產婦用力,突然產婦輕聲的咳嗽一聲,隨即口吐白沫、意識喪失、呼之不應。羊水栓塞?一個大大的問號出現在她的腦海裏,她當機立斷,對所有助產士做出協調指揮,分工具體到個人,一人建立雙靜脈通路並應用抗過敏、減輕肺動脈高壓藥物,一人給予心電監護進行生命體徵監測並記錄搶救過程,一人電話通知上級醫師王朝雲主任和麻醉科程富國主任並及時與家屬溝通談話,自己則給產婦正壓面罩給氧,保證患者呼吸道通暢,整個過程搶救及時,有條不紊。搶救過程中,產婦一度出現血壓下降至70/40mmHg,血氧飽和度下降至30%,她又果斷得給予胸外按壓,並做好了氣管插管的準備,同時積極進行了術前準備,由於自己正確的預判,及時進行緊急手術,剖出一健康嬰兒,術後由於產婦出血較多,爲安全起見,轉往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繼續搶救。幾天後,母子平安出院,產婦出院後感激涕零,並給婦產科團隊送來一面錦旗表示感謝。
日常工作中,雖然沒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也沒有驚天動地的豪言壯語,就像她自己說的一樣,“治病救人、衝鋒在前是我的責任和義務。面對病人的渴求,我義無反顧;面對工作的平淡,我從容不迫;面對責任的神聖,我兢兢業業;面對新時代的呼喚,我一往無前。”一次,一位老婆婆攙着一名帶着痛苦表情的孕婦艱難的步入產房門口,連續的宮縮痛讓孕婦寸步難行,勉強走到分娩室門口,孕婦再也站不起來了,她看到這種情況,立即就地給孕婦做了檢查,發現羊水已破,宮口已開全,並瞭解到孕婦是第二胎,她意識到孕婦是不可能挪到產牀上接生了,她果斷地做出決定,就地接生,於是她“跪下去”與時間賽跑,直到孩子安全娩出,她才拖着發麻的雙腿和直不起來的腰站起來,然後又把產婦挪到產牀上進行裂傷縫合。跪地接生,場景令人動容,在一旁不善言談的孕婦的婆婆看到這一幕,不知如何感激,突然跪在地上朝她磕了一個頭。沒想到老百姓會用這種方式感謝自己,真是讓我很感動,同時又感覺到自己的職業是多麼的神聖。婦科門診主任白貞說:“王春婭大夫不僅醫術精湛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更有一顆仁愛之心,待來診患者如親人,工作上對待同事也很熱情,誰有困難,她都會熱心幫助。”
急患者之所急、憂患者之所憂、想患者之所想,這是王春婭的醫德標準。醫爲仁術、救死扶傷,這是王春婭踐行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大愛無私、和諧奮進,始終是王春婭秉承的職業精神。她用實際行動踐行着初心和使命,展現着醫務工作者的責任和擔當。(劉永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