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0日,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髮會、綠會)主辦的《呦呦鹿鳴——綠會專家訪談》第三期:“聚焦地膜管理和土壤微塑料污染問題”在線上平臺成功舉辦。共計約2000人次通過“綠會融媒”直播平臺參加了此次對話會。
本次訪談邀請到上海益科循環科技推廣中心主任張淼女士主持,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農業農村部農膜污染防控重點實驗室主任、國際農業塑料協會主席嚴昌榮教授、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 農村塑料升級管理執行主任侯靖嶽女士作爲訪談嘉賓,就“農膜應用管理與土壤微塑料污染防控”展開深度討論。
我國是農膜使用量最大的國家,農膜也爲我國農業起到了很大貢獻。但是農膜在廢棄後如不進行徹底的清理收集,也會給耕地帶來塑料污染,從而對土壤質量和糧食安全帶來威脅。訪談中,嚴昌榮教授對我國地膜應用及殘留污染問題、農膜應用和污染防控的國家戰略行動、農業塑料管理的國際動向進行了深入透徹的分析和講解;侯靖嶽女士對歐洲農膜的應用和管理經驗以及中國和歐洲在農膜應用方面的對比進行了介紹。兩位專家也對解決農膜問題的可行方案做了科學評估和探討。
《呦呦鹿鳴——綠會專家訪談》公益對話系列節目是中國綠髮會於2022年3月中旬啓動的生態文明對話會,旨在推動全球建設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中國綠髮會一直持續關注塑料污染問題和土壤生態。農膜覆蓋技術爲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歷史貢獻,對於促進農業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隨着農膜用量和使用年限的增加,農膜殘留污染問題日益突出。中國綠髮會希望通過此次直播,能進一步推進農膜回收行動及農膜污染防治工作,以促進農業綠色轉型升級和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更多詳細報道,歡迎關注綠會融媒後續發佈。
“綠會融媒”是由約50個平臺組成的融媒體矩陣,旨在傳播生態文明、推動綠色發展、提升公衆科學素質、保護生物多樣性,應對氣候和公共健康危機,助力“碳達峯”和“碳中和”目標的實現,進而推動地球生命共同體建設。